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党课是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怎样提高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是摆在广大党校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怎样上好党课呢?本文结合笔者近来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2.
介绍在大学生党课教育中将红色经典音乐贯穿到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根据中共党史的各个历史阶段,精心挑选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歌曲,能充分词动学生对党课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到党的知识,更好地了解了中共党史的内容,提高党课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3.
结合当前党的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丰富师德培训内容,从课程设置、课程研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探讨在教师培训课程中设置专题党课的可行路径,并结合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对专题党课的设计、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4.
高校党课是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开展党员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传统党课教育模式受“教授—接受”这种标准模式的影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自主,系统性和特色性不足;考评机制不健全,教育效果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针对突出问题,以淮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党支部为例,采用“党课教育+专业特色”的创新模式,开展了“诗词话意”式、“红色家书”式、“声临其境”式、“情境体验”式、“线上线下”式等党课模式的实践,着力推动党课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相似文献   
65.
党课教育也要创新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课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党员的重要手段,而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在党课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促进党员学习力、创新力的全面提升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6.
坚持"党领导一切"不动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们的责任使命与教育情怀。党建融入课程,夯实党建基本功,是我们党支部引领学校发展方向和发挥凝聚作用的重要策略。我们着力构建"三个百分百党建课程"体系,由此促使学校党建工作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67.
将教练技术的交互性、讨论性用于党课课堂,运用教练技术的有力发问、逻辑层次、平衡轮等工具有效推动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并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68.
大学生对党课的态度取向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对党课认识不足,评价不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大学生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错位,而且反映了党课教育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内容上要坚持“精”和“管用”的原则,方法上要灵活,增加吸引力,师资上要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69.
高校党校培训与"微型党课"统一于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提升的实践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政治素质培养内容的丰富以及形式的多样,有利于实现政治素质培养的全员性、经常性,有利于完善政治素质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0.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党课教学尤为重要。提升党课授课质量,首先要把党课教学与政治课教学相区分,提升党课教学的高度。引导大学生对党课的态度取向是提升党课质量的前提,党课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党课课后讨论是提升党课质量的有效途径,活用多媒体技术是提升党课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