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明中后期至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才子传》的单行本绝迹于世。当代学者对此多未能深究,从而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一些疏漏,认为胡震亨、季振宜和《全唐诗》编者利用过《唐才子传》。本文则通过勾稽相关资料,对此观点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72.
在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璨若繁星,其中,诗歌不能不说是文学领域内最夺目的一颗明星。而诗歌之鼎盛时期,当属唐代。《全唐诗》作为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大的断代诗选,是汇集唐代优秀诗歌的经典著作,堪称规模宏大的宝藏,代表和记录着唐代两百余年异彩纷呈的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读书  相似文献   
73.
下面,我来略举一些《全唐诗》中和蚊子有关的篇章。 韦应物曾留心观察过琥珀里的一只蚊子标本。“曾为老伏神,水足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咏琥珀》)” 喜欢观察事物的诗人,还有股尧藩。他闲着没事,观察过蜘蛛逮蚊子。“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  相似文献   
74.
正"诗眼",最早见于"诗要炼字,字者,眼也。"诗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以一字为工,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诗有了眼,就成了上品、精品,就有可能流传下去。唐朝的王之涣,《全唐诗》总共才收了他六首诗,有《登鹳鹊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传诵,而有人一生写诗很多,却没有一句被人记住,全是无眼  相似文献   
7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是很多人愿意或者说很多人觉得应该去亲近的经典,可真要今人能够熟读成诵唐诗即便百首,估计也已是人生难事。经典原著的内容本身已无法改变,但诠释经典之书往往可以更活泼有趣味一些。《蒋勋说唐诗》就是这样一本向读者娓娓述说唐诗之美的书,足以吸引普通读者走近经典唐诗,走近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走近那个辉煌灿烂的年代。  相似文献   
76.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这首长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春江花月夜》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77.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词文学发展繁荣昌盛的时代,保留了大量关于唐代节庆期间体育运动情况的记录。在全唐诗词描写的体育运动中,竞技类运动以蹴鞠、马球运动等为主,秋千几乎是女子的专属运动,端午节龙舟竞渡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全民狂欢活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意义]结合《全唐诗》送别诗的文本特点,抽取送别动因、时间、目的地三类知识单元并进行知识重组,同时对《全唐诗》送别诗时空结构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研究结论与历史、文学领域研究相互印证,有助于相关学者发现新的研究线索同时为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使用计量统计方法与GIS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且对《全唐诗》送别诗时空结构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送别目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从北方向南方移动,与唐代历史、文化变迁相印证,为历史、文学领域研究《全唐诗》送别诗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9.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虽与唐诗齐名,却不为正统学人所看重。在清初《全唐诗》问世并享誉学林后,宋词依然保持其原始的流传方式:或在文集外单行,如《东坡长短句》;或借选本传播,如《绝妙好词》;或赖词籍汇编以存诸家之作,如《宋名家词六十一种》。直至近人朱祖谋编《疆村丛书》收宋词二百馀卷,仍难据以窥知宋词全貌。宋词无总集、无全编,学者憾之。  相似文献   
80.
“个”作为现在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特殊量词,它的发展演变在汉语量词的发展史上是个例外,它一开始就以泛化量词的面貌出现。而唐代是“个”发展演变的关键阶段,这时“个”产生了助词、代词等新的用法,“个”的语法特征已经基本确定,差不多等同于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