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8002篇
科学研究   1479篇
各国文化   71篇
体育   456篇
综合类   254篇
文化理论   180篇
信息传播   882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464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972篇
  2011年   2145篇
  2010年   1703篇
  2009年   1725篇
  2008年   2184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灾难性事件一般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创伤而在人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001年7月17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那起备受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特大矿井死难事故,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对那场灾难性事件从一开始的小心介入到最后的大胆曝光,进而一层层撕开这起被精心策划、严重捂盖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其曲折和艰难的报道历程,足以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智地思考当下灾难性事件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一、灾难事件与灾难新闻一般来说,灾难新闻就是对灾难事件作出的迅速报道。再加上灾难事件属于突…  相似文献   
62.
2002年7月31日,香港女影星陈宝莲在上海的寓所跳楼自杀,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与陈自杀有关的消息以及陈生前的风流韵事一次又一次连篇累牍地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的封面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香港,发生这样一件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各报刊记者自然不会放过。8月8日,香港《壹周刊》在封面醒目地刊出了陈宝莲遗体的照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遗体照片,肯定是在陈宝莲跳楼逝世后,尸体未经处理时拍摄的。陈宝莲的面部伤势不重,仍然保持完整的容貌,可是从照片上看出,用白布包裹的遗体,显然在坠楼时…  相似文献   
63.
面对灾难:舆论引导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轶 《新闻知识》2002,(12):27-29
2002年四、五月间,中国民航连续 发生两起空难,造成240名中外乘客死 亡。一时间国内舆论大哗。  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候,舆论成型的 速度远远比事实真相的查清来得更快。这 时候的舆论有一定危险性。当一种舆论可 能强大到足以左右社会的走向,或是可能 会诱发杜会的种种不稳定因素时,如果不 及早加以引导,保证其沿正确的道路发 展,无疑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如何引导舆论,新闻媒介承担着重大的责 任。   空难发生后,中国民航的统计数据表 明,客机日利用率明显下降,乘客大幅度 减少。不能不说,频繁的空难让中国民众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飞”心理。“能 不坐飞机的时候尽量不坐,即使坐,一颗 心也随着飞机拎在半宁中。”这段网上留 言相信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接二连三  相似文献   
64.
区别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的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5.
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目标读群、编辑方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发出不同的声音,本是正常之举,这恰恰反映了舆论的成熟,也使公众可以从多角度认识同一怪现象:媒体之间为了争夺广告客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同一事件尤其是对特定广告客户相关的事件,拿到钱的就说好,没拿着钱的就曝光。在这里、媒体不再是理智、冷静、客观地发出声音,而是被“资本”的力量所左右甚至操纵。前不久,某市几家媒体对同一起事件的报道持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关注,也引发了笔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6.
新闻摄影是视觉形象的纪实,是用“第三只眼睛”来观察新闻现象,用瞬间形象这一特殊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的;是以高度概括而富感染力的固定画面形式来展现新闻事件的细节、情态和片断,并告诉读者新闻事件的丰富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67.
《中国新闻周刊》2001,(15):26-26
美国正在进行务实的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其核心就是把中国作为它的最大的“敌人”。从轰炸中国大使馆到撞毁中国军机,一系列事件无不提醒中国:应当重新考量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68.
《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喆 《现代传播》2001,(2):7-15
媒体能够通过持续对某一问题的集中报道,使原本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的事件成为一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媒介构建<死亡日记>事件过程中,媒介间议题设置、赋予事件意义、争夺报道的话语权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媒介事件不可避免地涉及媒体的伦理问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和作为普通人对他人私人生活的尊重是该事件中两种起主要作用的价值观,也正是由于两者的冲突,使对事件的评判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作者认为,最高原则应该是尊重陆幼青本人的私人生活;媒体应该如实地报道陆的生活,在巨大的新闻诱惑面前保持克制,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及其私人空间.<死亡日记>本身不仅仅是一个媒介事件,更是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事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不止于有关媒体伦理,更多是对大众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69.
蒋经国随蒋介石逃退到台湾后,一直心系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并在他出任台湾“总统”后,曾派心腹秘密赴京,同祖国大陆的官员进行和谈,不料因其疾病突发而逝世,使其宿愿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70.
2020年春节前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迅速蔓延,一时间全民警惕,举国抗疫。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多家媒体重新调整原有的节日报道计划,投入到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持续报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