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583篇
  免费   1693篇
  国内免费   2573篇
教育   375862篇
科学研究   51133篇
各国文化   4951篇
体育   20091篇
综合类   17648篇
文化理论   7689篇
信息传播   79475篇
  2024年   2561篇
  2023年   8890篇
  2022年   4885篇
  2021年   8154篇
  2020年   9247篇
  2019年   9609篇
  2018年   5065篇
  2017年   9150篇
  2016年   11443篇
  2015年   19709篇
  2014年   43846篇
  2013年   37188篇
  2012年   44542篇
  2011年   46773篇
  2010年   39795篇
  2009年   38810篇
  2008年   42976篇
  2007年   34455篇
  2006年   25955篇
  2005年   23276篇
  2004年   21870篇
  2003年   20062篇
  2002年   15970篇
  2001年   11828篇
  2000年   8520篇
  1999年   3148篇
  1998年   2101篇
  1997年   1690篇
  1996年   1248篇
  1995年   1050篇
  1994年   809篇
  1993年   557篇
  1992年   534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29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9 毫秒
21.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客观学习感受和心理体验,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22.
本文指出了现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令人不如意的现状,并分析产生这些不良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改善课堂效率的措施:即优化课堂环境,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从而改变不良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3.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力求渗透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层次性,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围绕教学内容,加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语文学习天地,采取多样性,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加强情感教育,渗透人文性,增强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4.
25.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2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审美视角也在不断变化,富有特色的、新颖的产品包装设计,是设计师们追寻的目标。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艺术和工艺的扎染,历史悠久,提炼它的艺术元素作为包装设计的创作素材,为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章对扎染艺术与包装设计融合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27.
28.
普米族服饰存续境况堪忧,亟待需要数字化的传承与保护方式。而国内现有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大多集中在文化传播层面,具有用户体验式的交互虚拟展示方式尚未出现。作者试图基于交互虚拟设计的方式展示普米族服饰文化,为普米族服饰文化氛围的营造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29.
30.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七年级《师生交往》一课为例,讨论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活情境丰富所学知识、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加以渗透、设置思辨问题激活批判思维,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