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华生、斯金纳的极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温和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观在自身逻辑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转折变化,究其实质是早期行为主义中意识的泯灭、主体性的沦丧到后期行为主义对意识的唤醒、主体性的回归的一次发展历程。这既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演进历程,又是行为主义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82.
连春亮 《红领巾》2004,(2):95-97
如何科学实施罪犯分管分押,长期以来一直是专家学者难以克服的一大难题.罪犯是一个消极群体,在人格状态上,存在着常态人格、常态缺陷人格和异常人格三大类.运用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从罪犯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着手,深层次地剖析罪犯的人格内容,并据此对罪犯进行分类,依照罪犯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能力大小,采用相应的矫治手段和方法,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可达到从根本上矫治罪犯的目的.这种理论的应用,在罪犯分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埃里克森早期人格发展的理论强调学前各期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格教育必须从家庭开始,从婴幼儿开始。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提出早期儿童人格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母婴之间的亲密接触,父母对婴幼儿自主性的培养,通过身教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心理感受,避免过早的专门教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4.
解读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分析其趋于"完整人"的人格结构层次、发展动力和发展阶段,旨在探求荣格人格理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观照"完整人"的重要意蕴,必须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85.
对公司法人人格两大理论进行评析,认为应区分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不同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处理公司内部利益冲突时,应正视公司法人人格基础制度上的罅隙以及公司代理人寻求超越法人人格的独立经济行为,从而在立法上转换公司法人和法人机关人格统一的考察视角,以务实的态度规制法人机关及其代表人人格冲突.  相似文献   
86.
王鹏鹏  冷泽兵 《文教资料》2011,(31):164-166
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问题上,双性化人格理论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要,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不同于现在出现的中性化人格。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教育者可以结合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所处阶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人格的教育,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同时,要警惕由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荆棘鸟》中颇具争议的拉尔夫这一人物形象。拉尔夫的尘世之爱,展现其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拉尔夫的现实之爱,展现其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拉尔夫选择天国之爱的必然性,展现其人格结构的自我和超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冲撞。  相似文献   
88.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以及艾里克森都将心理状态平衡视作健康人格的基石 ,并重视个体用以平衡的方式 ,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更重视个体内部的平衡 ,而阿德勒和艾里克森既注重内部平衡 ,更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健康的人格则源于个体心理状态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89.
小说《化身博士》中高大正直的医学博士杰基尔认为人性中有善恶两个不相容的对立,并通过努力成功将二者分开,自己化身成恶的一面,即海德先生。最终深受海德带来的恶果,并以自杀来摆脱可憎的海德。再加上小说中描述的其他人物,正好写出了弗洛伊德认为的人性中自我、本我和超我理论。本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了小说《化身博士》中的部分人物。  相似文献   
90.
阿德勒人格理论包含追求优越理论、生活风格理论、社会兴趣理论。阿德勒人格理论在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重视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加强早期教育,形成健康生活风格;发展社会兴趣,增强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