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9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2012年9月3日,首届中国—亚欧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出博会)开幕的第一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出版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谈起了参加出博会的感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的发展要有文化的支撑,中国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出版来讲就是一个传播性的行业,使命就是传承文化和交流文化。我们从中部地区到新疆这边来也是一个文化交流,新疆搭建了一个亚欧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出版物展示我们的形象,同时也把我们的优秀出版物  相似文献   
132.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6):6
潘凯雄:出版人首先是读书人与爱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在《文汇报》撰文说:出版人首先应该是读书人、爱书人。这样的理解在以往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也可以回望现代出版史上的那些成就卓越的出版大家,没有哪一位不是视读书为生命的爱书人,没  相似文献   
133.
正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少儿出版人、创作者、发行人等对图画书的艺术特性和商业潜质有了日渐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尤其是一些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国外图画书的翻译和出版作为自己的出版重心之一。明天出版社较早涉入图画书出版领域,近年来,陆续推  相似文献   
134.
正《画廊与画家》(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8元/本),序言里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这件事情,文化记者没做,美术评论家没做,而被钱晓征以杂志出版人兼画廊主人的身份完成了"。我也曾问钱晓征:政府文化基金,就应该资助这样的项目吧?作者当然笑曰:想都没想过。  相似文献   
135.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2,(34):39+44
美国六大出版集团,兰登老大,企鹅老二,现在要合二为一。过去两家竞争,各为其主,难免有磕磕碰碰,互相拆台的动作,彼此结了些怨子。现在效忠同一老板,大家能否抛弃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兰登企鹅们面临的考验。2010年苹果与各大出版集团策划电子书代理制时,唯兰登书屋按兵不动,企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美国企鹅集团总裁大卫.尚克斯对此十分恼火,当年3月4日给巴诺书店总经理史蒂夫.里吉欧发了一个邮件,敦促巴诺惩罚兰登书屋。邮件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6.
续小强 《出版参考》2012,(36):26-27
选题也好,策划也罢,在我看来,总的来说,应该是一个创意的发现、产生、实施、反馈、调整、再发现、再产生、再实施、再反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最早什么时候开始说选题策划的?我没有求证过老出版人,但我想,时间应该不会太早。选题策划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之前,高度严密的计划经济体制、频繁搞运动的政治体制之下,选题策划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7.
新人与名家     
出版好的、有效益的作品,比出版谁的作品更重要,而不必太在意新人还是名家.  相似文献   
138.
虽说万人如海一身藏,但是有些人却终究会冒出头,就像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  相似文献   
139.
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很惊奇:你不是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强调:“酒香也怕巷子深”吗?你不是提倡“好书更要营销”吗?没错.我确实一直这样认为.但是,最近遇到了两件事情,让我有了更深层、更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0.
原彦平 《出版广角》2012,(12):20-22
美国出版商对传统出版业的未来抱有信心,不认为传统出版业会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崩溃。不管书的形式如何变化,出版者是内容的提供商这一性质不会改变,内容仍然是第一位的。2011年5月23日,我参加由中国版协培训部组织的"赴美培训班"赴美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听课,主办方约请若干美国出版界的知名人士,为我们上课;一是参访,参观那些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出版社,并和他们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在这次时间不算短的美国之旅中,我们也略窥彼岸出版业的现状,也隐约获知美国同行对今后出版路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