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75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既是法官的特有权力,也是法律实现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其本身,又恰似一柄双刃剑,游离于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受法官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执法水平、心理素质等个人元素的影响和制约,常常集褒贬于一身。文章探讨了刑事法官如何正确评价认识并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指出法官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对完善刑事司法,实现法治追求的公正公平要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从影响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个体内在因素着手,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2.
“山寨”一词在《2008年十大流行词盘点榜单》高居榜首,山寨现象愈演愈烈。但是,繁荣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危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狂热的山寨运动中是否受到动摇?现行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手段为何保持相对的沉默?本文从山寨现象的法律认知入手,对山寨现象进行概念解读并分析潜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客观看待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现状,清醒认识出现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困境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完善现有机制的建议,以期借笨拙的笔触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推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的健全。  相似文献   
43.
我国刑法对没收对象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使用的涉案财产的概念模糊而导致侦查机关任意扩大扣押的范围,易于对当事人财产权利造成侵害。本文在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刑法没收的对象应从犯罪工具、犯罪所得和违禁品以三个方面予以具体化界定,并对三类涉案财物的内涵、外延及其划定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刑事和解是产生于西方国家社会背景因素下的一种刑事案件解决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加上欧美国家对此法律价值观的宣扬,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些人士纷纷为其在中国寻找移植的理由;但其与中国的宪法和刑法的宗旨及原则相违背,并且与中国的现行国情相违背。所以面对该价值观的冲击,我们要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5.
"免予刑事处罚"与"免除处罚"含义相同。"给予刑事处罚"的含义为"作出有罪判决"。"免予刑事处罚"与"给予刑事处罚"在"作出有罪判决"上发生交集。刑法应当采纳"刑事制裁"作为"刑事处罚"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上位统摄概念。  相似文献   
46.
刑事法制的亲伦关怀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中外亲亲相隐制度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本土的亲亲相隐制度以巩固家国秩序为宗旨,以维护亲伦礼教为目标,以规定个人义务为特征,但它毕竟契合人性,体现了对人情的尊重和对事理的顺应。中国现行刑事法制中的关系人犯罪立法非但无视亲伦关怀,甚至混淆了道德与法律、强加了法律义务。我国刑事法制应当承认容隐权,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重构亲亲相隐制度。  相似文献   
47.
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指被害人为保护其人格权不受犯罪侵害而依法提起诉讼的一种程序性权利。我国刑事立法未规定此权利,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则明确限制被害人享有此权利。这一做法不仅不符合宪法精神,与法治建设的要求相悖,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直接的制度阻碍。本文从逻辑角度、刑罚的作用、刑事司法的目的、立法现状及国际上的通用做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权的立法必要性。  相似文献   
48.
赵晶 《保定师专学报》2011,(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49.
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无论是从理论层次上考察,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面临着挑战。而作为被害人学之基础和核心部分的被害人,更是学界讨论的重点部分。现今,在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是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和被害人赔偿等问题。然而,目前的研究思路多倾向于刑事诉讼法角度,涉及刑法思维的比较少。在作者看来,如果能在刑法中找到合适的点,融入被害人的权利以及相关内容,即是对被害人在实体法上的肯定与规范。此种研究路径扩展了被害人学的研究视野,而且也必将对被害人相关制度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体现了相对宽松的刑事政策的同时,也对一些重罪和高危险犯罪采取了较为严厉的刑事政策,可谓宽严相济,这对我国的刑法体系日趋现代化和合理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