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文的批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之一,如果作文的批语不能让学生接受,那么作文批语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已形成了一整套作文评语的模式:句子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等等;这种千篇一律的批语,如同法官写判决书似的。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于今年8月判决的Star Scientific v.R.J.Reynolds Tobacco(判决书见http://www.cafc.uscourts.gov/opinions/07—1448.pdf)一案中,CAFC对不正当行为(inequitable conduct)的判定标准简单地分为两步: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5,(11):25-25
案由:1996年8月,某档案局管理科李某接待了两位嘉陵集团公司纪委和办公室的同志.两位同志手持介绍信以及该公司某职工的离婚判决书复印件,要求档案馆核对判决书的内容.接待人李某以核对即对她不信任为由拒绝提供档案.当该局管理科的负责人无法说服李某,亲自去提取该卷档案时,李某却气急败坏地抢走了该卷档案,并锁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抽屉中,扬长而去.不仅如此,她还动员该科的其他同志拒绝接待.  相似文献   
14.
杨毅 《当代电大》2004,(4):77-80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相似文献   
15.
63岁的退休工程师曹建国的妻子久病不起,在朋友的说合下,他竟然将比自己小10岁的“新妻”以保姆的形式接回家中,准备等前妻死后与她结婚。不料前妻久病不死,“新妻”大肆捞财,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场财产官司。日前,四川省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判决书。曹建国虽然打赢了这场官司,但他的这番经历足以影响到自己的晚年。  相似文献   
16.
爱心便条     
6岁的生日蜡烛还没点燃,家住美国怀俄明州的小女孩艾琳娜·德塞里奇就被诊断出患上脑癌。父母不敢告诉她真相,骗她说只是一般的小毛病。背地里,艾琳娜的父母捏着医生写下的还有135天生命的"死亡判决书",恸哭不已。  相似文献   
17.
一、川岛芳子其人1.一个生在北京,死在北京的正宗海归北京女人。她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北京,6岁随养父在日本度过青少年,日军占领北平后曾住东四九条,民国三十七年(1948)在北京被执行死刑,年42岁。2.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女人。一是作为肃亲王女儿,人称十四格格。二是30年代曾任伪满蒙的安国军司令,40年代曾任伪华北自卫军人民总司令,人称金司令。三是因护送溥仪之妻婉容同往长春有功,曾任伪满洲国皇宫女官长。四是直接受日本关东军大本营的指派,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专门搜集中国情  相似文献   
18.
判决理由是法官判决的依据,是衡量法官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判决理由在司法判决中占有核心地位,关系到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和法院的公信力,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2,(9):50
"√"被称为"对号",读时称"勾儿"、"对勾",表示完全正确,是教师批阅作业时统一使用的符号之一。这个符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血统,在古代乃至现代的社会生活中都被广泛使用着。那么在哪些场合会使用这个符号呢?一、文告最典型的如判决书。古代执行死刑,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勾决"。现代法院在公布死刑公告时,也在犯人的名字上画一个大红勾。  相似文献   
20.
近来多起非法拘禁上访人员案的发生,折射了当前一些截访"工作"的扭曲与异化,而相关部门对案件的暧昧处理,背后似有难言之隐,亦使受害人陷入一定程度的维权困境12月2日,一则《北京首次判决外地截访人员非法拘禁罪》的消息被推至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该报道称,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决河南长葛市10名截访人员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