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2,(36):54-56
在上海诸多老校中,教会学校无疑占据了相当数量。比如今天的时代中学,作为上海市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初中,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一所由天主教所办的著名中学——圣芳济中学的总校。在这样一个充满浓郁西方天主教氛围的校名下,当年的圣芳济究境是怎样在中国办教育的呢?  相似文献   
132.
《收藏》2013,(2):114-117
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1),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3.
历史上,中国大运河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走廊。在这条走廊里,交流是双向的:早期,主要是中国文化输出;后半期,则是外国先进文化输入。大运河的输出在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可·波罗(1254-1324)描述了他看到的  相似文献   
134.
近世儒教与基督教的会通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初着僧袍,后改儒服,援引中学解释天主教,企图融合儒耶两教。在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上说,利玛窦的贡献非凡,他不仅带来了依附在基督教上的西方文化,也传播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天文等科学知识。儒耶两教真正的交流自此开始。在利玛窦来华之前,唐代贞元九年有基督教分派景教进入中国,“虽以尊君事父相号召而欲与儒学伦理妥协,但终究谈不上与儒学的会通”。在利玛窦来华后,会通儒耶两教,  相似文献   
13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9):66-66
《读史阅世六十年》;《我的小屋,我的梦》;《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一个自然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  相似文献   
136.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是最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华传教期间,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介绍到西方,是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文章围绕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两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7.
2009年,日本根津美术馆在经历过一年维修后重新开放。据悉,用于此次馆内维修的基金费用全部来自拍卖清朝中国宫廷的御用钟表。此次拍卖的15件清宫御用钟表大多于乾隆末年在广州制造,然而,它们的源头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来中国的一批传教士。  相似文献   
138.
李君明  杨权 《图书馆论坛》2007,27(4):146-150
罗马耶稣会士利玛窦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入了明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进京的西方传教士;而广东籍的南都南京的礼部尚书王弘诲,则是利玛窦此次北上的策划者与引导人.此次北京之行虽未能使利玛窦实现其接触神宗皇帝的目的,但为他后来的成功居京打下了基础,意义堪称重大.精神的投契与旨趣的相合是王弘诲与利玛窦结交的基础,帮助朝廷修订历法是作为朝廷高官的王弘诲把利玛窦引进北京的浅层动机,帮助利玛窦传教则是作为准天主教徒的王弘诲把利玛窦引进北京的深层动机.他对自己策划和帮助利玛窦进京一事讳莫如深,既是想维持其高官地位,也是想在对外战争的背景下避免“里通外国”的嫌疑.  相似文献   
139.
对古钢琴传入中国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4世纪时,古钢琴已在欧洲出现,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件乐器在十六世纪末被传入了中国,它是通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来华传教传入的,利玛窦是最早将古钢琴传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40.
作为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采用了多种具有灵活性的传教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并成功地打开耶稣会在中国传播的大门。因此,对这些方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后人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并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