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年代,时代发展对我们党和党员有了新的要求,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深刻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大力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确保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与时俱进,要进一步弘扬我们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2.
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东北三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此,牡丹江市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城建档案部门如何抓住机遇,为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3.
2007年第四期《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谈谈新闻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一文,指出:“文化自觉”,指的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新闻报道或文化传播活动中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包括基本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84.
对于大多数知识来于课本而参加社会综合实践很少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显得重要,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为重中之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略谈几点我的体会。一、明确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兴趣目的明确是我们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阅读目的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所要达到高度,比如情感上得到了什么样的陶冶,能力  相似文献   
185.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高瞻远瞩,涵义深刻,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学习领会全会《决定》这一精神,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明确前进方向充分展现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87.
尹言 《群众文化》2000,(6):25-2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有个“代表着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先进化是人类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8.
李光 《职业圈》2011,(35):78-78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的比重高达70%,煤炭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重要。因此,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9.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8,(6):48-48
继往开来 上海邮人企盼已久的市邮协“六大”终于召开了。近六年来,尽管邮市时冷时暖,市邮协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应对时代发展的新特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现已召开的“六大”令人相信,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上海的集邮事业必将以崭新的姿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0.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初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到的“三个代表”的内容之一。这一论断,是对邓小平利会主义精种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推进有中国特包社会主义化建设,把精神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力世之源,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做好的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