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12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王炳新 《教育家》2004,(1):43-45
多年来,我们发展基础教育特别关注规模、速度、入学率等指标,而教学条件、质量、效益方面的严重问题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形成了高速度、大规模、低质量的恶性循环,都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造成的。教育外部环境的恶化,教育经费、教师待遇等严重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在很大程度上掩  相似文献   
102.
“五四”以来,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极其明显,文化只是工具,不是目的,文化讨论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新文化,而只是实现中国人强国之梦的手段。尽管这种倾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考验时,为中国人民突破长期以来的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为中华民族摆脱压迫、走向独立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3.
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实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位学生成功”和“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为基本理念,以“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为根本任务,是一次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和“复兴运动”。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不仅凸现一些新问题,一些老问题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探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4.
《考试周刊》2016,(58):31-32
功利主义对英国和整个西方世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利主义逐渐影响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阐释英国功利主义的具体内涵,对其优缺点作出分析,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同时期望论及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5.
后现代语境中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是当前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无法阻挡的历史事实,后现代精神是目前我们正在遭遇的时代精神,后现代语境是当下我们必须直接面对的话语和生存环境,当前中国和世界的教育改革也深受后现代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在后现代语境中教育所发生的变革,亦即在后现代精神的影响和映照下,当前世界、也包括我国在内的教育改革所呈现出的一些重要走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6.
107.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与陈独秀、胡适齐名。学术界对于钱玄同的研究,已逐步走向科学、客观和公允,但有一些问题仍需强调说明,这就是:钱玄同语言偏激,但目的是疗救社会;他以唤醒社会、救救青年和孩子为其教育理念;有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删繁就简、嘉惠士林的社会关怀;另外,作为以思想家为主的钱玄同与政治家有着不同的认识逻辑。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识和研究钱玄同,才能给钱玄同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使后人了解这位为中国学术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08.
一、以美为工具的功利主义教学美学观反思 以往的教学美学观大都是一种功利主义取向,把美当成工具、手段来使用,研究教学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智育任务,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教学效率;或者还考虑到完成德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109.
多年来,阅读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强调“语文是工具”的倾向占了主导地位,忽略了它的文学、文化内涵。再加上考试制度使然,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阅读教学往往成了对一篇篇优美文章的肢解。老师的分析讲解往往离不开教学参考书这根拐棍。标准答案代替了自我思考。枯燥的理性的分析代替了丰富的感性的体验。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学习变成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在不少语文课上都能见到昏昏欲睡的学生,不但立志学理科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就是对文史类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也只是喜欢“语文”而不喜欢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0.
休谟提出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分法,在20世纪初的德国,引起了以马克斯·韦伯和古斯塔夫·施穆勒为双方代表人物的"价值判断之争"。上世纪末,中国学界对经济学与道德问题的热烈讨论,可以视作这一争论的世纪回响。抛开对事实、价值二分法的争论,不对经济学是纯粹的事实判断或是价值判断下结论,而是来具体分析隐含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看似实证、客观的经济学有其隐性的价值判断:首先,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秉持阶级立场;其次,西方经济学的伦理基础是功利主义价值观;最后,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当经济理论应用为经济政策时,国家成为经济政策的终极价值。对影响经济学的价值判断的事实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保持"价值中立"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