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出版史料》2008,(1):4-11
在全国,北京是第一家专门编纂期刊志书的。《北京志·期刊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专业期刊志,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全书记载了自1872年北京地区出现第一本中文期刊开始,至1993年底一百二十多年间的期刊出版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本文系《北京志·期刊志》的“概述”部分,题目《北京期刊事业的发端及其演变》是本刊拟的。经《北京志·期刊志》编者同意,连同该志的部分期刊书影(见本期插页)一并交本刊发表,以飨读者。谨向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致谢。  相似文献   
12.
李一飞先生编注的《谭嗣同诗全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对谭嗣同诗歌广事收罗,应是目前搜集谭诗最全的集子。李先生对谭诗用功深厚,令人钦敬。但百密一疏,其中亦有错讹之处,现不揣浅陋,特指出如下。《谭嗣同诗全编》215页《佚题五首》所录五首诗歌,皆非谭嗣同诗作,而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作,李先生因读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而误录。这里我们不妨将李先生所录之诗与注释列出:佚题五首绝句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绝句四首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蒐采,来扣空山夜雨门。荒…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使物理教学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有五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京教版(北京出版社)和鲁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不同版本教材整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将各教材中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  相似文献   
14.
赵珩 《出版参考》2010,(16):33-33
己丑岁杪,新春将至,北京出版社的朋友送来新出版的《三平斋夜语》样书。朴素的装帧,清雅的设计,乃至与书籍浑为一体的博古书签,令人顿生好感。  相似文献   
15.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它们各有并共有与之配套的种种器具,可以笼而统之将之合称为“文房用具”。我正在阅读学习的一本华慈祥先生所着的《文物鉴赏丛书·文房用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还有一部朱季黄(家溍)先生主编的《中国文房四宝全集.4.文房清供》(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都是专门讲这些用具的。  相似文献   
16.
一这部《古诗文要籍叙录》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是当年我和金开诚先生合作的旧著,1988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现在十七八年过去,很多朋友说,这部书已经很难找了。因此,中华书局要重印,重印前,让我写一篇再版序言。在写这篇序言的时候,回想起当年查找版本、考索文  相似文献   
17.
北京出版社:你们已刊行北京各种竹枝词②,似可扩大。印《启祯宫词》③;又《檀柘寺志》亦属京师,亦可印。请你们考虑。《启祯宫词》,我有嘉庆瞿氏刻本,可作工作本,如有需要,请来函,我即送你们。《檀柘寺志》,我原有一部,现已不知去向了。敬礼李一氓五月十日[附记]除了《启祯宫词》外,李老对北京古籍热情关怀,约于1985年又给北京出版社送来民国初年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这是博学又好收藏的李老对北京出版社的又一大贡献。1914至1915年间,画家、文学家陈师曾(陈衡恪,陈寅恪之兄)描绘北京贫苦人民的生活,如收破烂、烤白薯、带有浓郁北京风…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出师表》有云:“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其中有“宫中”“府中”两词。此为何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如此注释:“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对此,部享昌老师在《“官中”“府中”之辨》(《语文学习》2018年第12期)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宫中’指皇宫是没错的,实质上就是朝廷。那么,‘府中’又指什么呢?……‘府中’指丞相府中”。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认为“宫中:指皇帝宫中;府中:指丞相府中”。  相似文献   
19.
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然而今日中国之教育,正跋涉在一条并不坦荡的道路上。一方面,是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教育自身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击中左右彷徨,无法突围。一方面,是困顿不堪的老师们继续对学生做着许多连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一方面是学生在各种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下苦苦挣扎。著名作家王宏甲撰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中国新教育风暴》的长篇报告文学,对当前教育的困窘进行了深度透视和扫描,这本书一出版立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反响,由此可见教育热点问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本书借助大量案例和细节,揭示了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时对新教育进行了热切的呼唤和期待。我们将分三期选载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向辉 《上海集邮》2013,(1):38-39
《中国集邮史》面世已经13年了(北京出版社,1999)。该书对集邮界影响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该书彩页插印了一件报影,题为《快购纪念邮票》(图1),正文中称1912年12月中国发行《光复纪念》和《共和纪念》两套邮票时,上海《申报》于12月12日发表了300字的短文,但《申报》1912年12月12日刊登宣传文章题为《发行纪念邮票预告》(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