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1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62.
63.
医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是医疗器械专业最鲜明的特色,由此造成复合词汇繁多,背景来源复杂,但使用说明书结构却大同小异,句式上多用名词化结构,复合长句传达核心信息,体现医疗器械语言逻辑的缜密性。文章运用杨绛先生的"翻译度"概念来指导该翻译活动,分析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64.
[案例]新天泰的质量困惑 新天泰医疗器械公司的生产副总裁张子枫正在为电子血糖测试仪的质量问题伤脑筋。这款血糖测试仪是新天泰上个月上线的新产品,是新天泰扩大在血糖诊疗器械市场份额的重点产品。但是从一个月的小批量生产情况来看,产品的合格率只有90%,这是新天泰所有类似复杂度产品中鲜有的低合格率。在对不合格产品质量分析报告进行深入研究后,张子枫发现:所有不合格产品中,80%以上都是由于测试仪中的某个电子部件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65.
苏颖 《情报工程》2016,2(2):034-044
本文首先在对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相关的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合作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框架从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及其作用机制对医疗器械合作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归纳总结了这些措施对我国医疗器械合作创新发展的启示.然后从情报学理论角度对我国医疗器械合作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找出了若干个影响合作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发展水平低、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结合不紧密、企业研究基础及工艺生产能力有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参考国外相关管理经验,并结合专家咨询,从科研体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计划、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医疗器械合作创新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6.
冷弯矩形钢管是最常见的异型钢管,广泛用于建筑、医疗器械、高档家具、汽车、造船等行业.对冷弯矩形钢管的成型工艺、产品性能、特点作了主要介绍,并对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7.
通过企业实训,总结出企业要求的人才素质,实践性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的培养等。并思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19):35
《为毛泽东做眼科手术的医生——唐由之》卢春宁/著定价:25.00元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唐由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眼科大夫,他探索创新的"白内障针拨术""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及研究制造的有关医疗器械,成功地给毛泽东主席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治疗,并为朝鲜领袖金日成、印尼前总统瓦希德进行了眼病的治疗和保健,为祖国医学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69.
马丽娜 《高中生》2011,(9):46-47
有些专业,光从其名称上并不能看出其确切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因而学生容易弄错其所属的专业类别。  相似文献   
70.
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教育是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给中职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对口的升学通道,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更为丰富而有益的生源,而中高职的衔接与贯通是实现这种双重效益的根本。本文旨在对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根据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中高职不同就业方向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探索医疗器械中高职三二分段科学衔接与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