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贪婪是所有贪官的共性,而王怀忠的贪婪比别人更突。  相似文献   
52.
《滨州学院学报》2020,(5):88-96
介绍贿赂行为独立成罪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介绍贿赂罪与行、受贿罪帮助犯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现象。然而通过对介绍贿赂罪追根溯源及其内涵界定,以及对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各种区分标准进行分析,提倡"行为本质区别说"能更好地对两者进行区分:客观上"中立性"与"偏向性"、"独立性"与"从属性"、"阶段性"与"全局性"的差异,主观上"任意性"与"法定性"、"放任性"与"追求性"的不同是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和受贿罪帮助犯最主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53.
足球赌球现象的存在不仅危及到体育竞争的公平性,更危及社会整体的管理秩序甚至殃及在校青少年.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错位、竞技体育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刑法规制不足等是足球赌球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扩大赌博罪的主体范围,提升赌博罪的刑罚幅度,增设非法操控比赛结果罪是足球反赌的必要刑法之举.  相似文献   
54.
当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去回眸多年前的余铁民案,不由感慨多多.深思多多。无论是19年前的1986年,还是19年后的今天新年伊始,余铁民案位居当时上海反贪第一案的基本事实都足难以改变的。3万余元的受贿数在那个年代已经注定了大案重刑,而更具“第一”要素的是余铁民作为当时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局级干部,身居要职,身份显赫。自建国以来.上海市委领导部门被判定刑的受贿者,余铁民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55.
2001年9月27日,对于仕途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36岁就荣登副厅级宝座的陈祖吉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从2001年4月开始,他似乎对自己的命运已有所察觉,省检察院的重大决策都避开他,省检察院采取的一系列动作,他竟有些毫无知情。这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往日与他共同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我国足坛出现的“黑哨”事件,从刑法学角度进行了思考。①刑法对受贿罪的有关规定;②裁判在联赛执法时的身份;③裁判执法时属于何种行为;④裁判收取贿金是否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57.
浅论受贿罪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对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收受行为的认定、既遂的标准等关键问题争议越来越大。为严厉打击受贿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和谐社会,有必要对受贿罪的有关规定予以完善。建议将受贿罪的客体修改为“廉洁义务”;将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明确收受行为的范围和量刑标准;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应当取决于受贿人是否实际收受了贿赂。  相似文献   
58.
由于受贿罪本身没有单独的法定刑条款,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适用上的困难,这与当前的反腐形势不相适应,本文就受贿罪的刑罚规定的不足及完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9.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罪名。然而立法对于该罪主体进行了概括性表述,以至于司法实践对该罪主体的认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从立法原意、受贿罪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形势看,"近亲属"应限制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内;对关系人应联系相关因素进行动态认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仅包括四类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也应当纳入本罪的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60.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层出不穷,这其中尤其以贿赂类犯罪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犯罪引人注目。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但由于刑法第93条规定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实践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还存在分歧;加之当前受贿犯罪的手段趋于隐蔽化、多样性,使得认定受贿犯罪的主体更加困难,同时也变得日益迫切。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有效打击受贿犯罪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