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引入共生理论,尝试对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冲突状况及其共生条件;其次,提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最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四方面来构建下梅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不久前,卢宅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在近期,卢宅又与诸葛村古村落、俞源村古建筑群和浦江郑义门一起,被推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看了卢宅后说:卢宅是江南的民间故宫。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俗旅游文化越来越受关注,但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也给一些古村落的日常公共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本文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对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公共管理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研究者.然而,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强烈的冲击着原生态的徽州古村落,如何才能让徽州古村落成为展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鲜活的片段,代表人民几千年来生活、劳作、繁衍生息的原生态面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徽州黟县宏村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古村落今后如何进行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历时两年的大型系列报道《千湖新记》圆满收官,共刊发整版报道93个,获得广泛赞誉,为湖北日报这张传统党报,在与新媒体的火热竞争中,进一步赢得市场影响力,保持了原有的强势。同时,这组系列报道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集体》。《千湖新记》的生动实践充分表明,市场需要有深度、有价值、能解渴的好文章。深度突破《千湖新记》甫一亮相,就是图文并茂的整版文章《我亲我怨我忧洪湖水》。此后,几乎每周一个整版的节奏,  相似文献   
17.
汪恭艳 《考试周刊》2011,(28):51-52
徽州的古村落是古代智慧的徽州人完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典范.是把中国传统的“天人舍一”精神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结晶,对解决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但徽州古村落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念毕竞是在适应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需要而建造起来的.因此.它面临着在工业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由赣南师范学院主办,客家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于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江西赣州隆重召开,来自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韩国大田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等海内外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的主题是"客家文化遗产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学者们展开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中心发起、联合海内外客家研究机构于2010年共同倡导成立,秘书处设在贛南师范学院。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以促进客家学术研究为根本宗旨,以时代性、世界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为基本要求,通过设立"主题演讲"、"青年论坛"等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是近年来在海内外较有影响力的客家文化学术交流阵地与平台。截止目前,  相似文献   
20.
徽州是我国古代村民和村落遗址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刘敦祯教授就曾经发表关于徽州建筑的论文。80年代之后,对其进行研究的专家逐渐增加,不断刷新着研究成果的榜单。专家的研究内容多是关于徽州经济、古村庄、古建筑等。为此,打破以往单独研究建筑外形和内部构造的方式,创新性地使用美术考古学研究法和艺术研究法对徽州的建筑展开探究,赋予建筑生命力,联系其地域文化的特点,对徽州建筑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展开详细地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