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叶灵凤既是创造社的"小师弟",又是海派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他将作品的创作着眼点基本上都聚焦在情爱故事上,对人心、人性、人情进行着独特地探索。本文主要是对他早期创作的五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细致的研读和分析,来确定他早期作品的风格情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叶灵凤受到文学史的严重遮蔽与贬抑。在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叶灵凤在小说、翻译、随笔、地方志以及报刊编辑等方面广为涉猎,出版著作30多部。叶灵凤的文学创作以1938年10月赴香港为界,分两个阶段。前期主编《幻洲》《戈壁》《现代小说》《现代文艺》等,创作以小说为主,是创造社后期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之间的衔接性作家;后期赴香港后,担任文协香港分会前三届理事,主编《星岛日报·星座》《立报·言林》等,与戴望舒共同创办《大众周报》《华侨日报·文艺周刊》,并致力于随笔写作、香港地方志研究等,为香港南下作家的砥柱。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69-73,128
叶灵凤作为创造社的后期中坚,一度创作了大量小说,在文坛上堪称资深.但对叶灵凤小说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可以说几乎和他被文学史重新发掘是同步的.关于叶灵凤小说的研究由于受思维、知识水平、理论工具的限制而出现停滞,这表明其文本意义仍亟待进一步阐释.因此,有必要对叶灵凤小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出客观、理性的评述,总结其中的不足,以期为叶灵凤小说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信 《出版史料》2008,(2):58-63
叶灵凤的书衣往事20世纪20年代末期出现的署名“LF”即叶灵凤的书籍装帧是值得重视的。其所以值得重视,是由于,一来他是把书面和扉页及文内插图作为整体设计,不同于仅作书衣而不及其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真正的书籍装帧家;二是他在书衣和插图创作上,大胆引进西洋绘画和设计风格,虽然没有彻底中国化,有种种不成熟,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江少莉 《出版科学》2015,(6):119-120
2015年8月21日,由海天出版社、深圳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华夏阅读论坛暨《辅助美育:听姜德明说书籍装帧》新书分享会"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行.会议由深圳、香港两地知名的文化学者胡野秋全程主持,该书领衔选编者、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在会上作了《钟爱现代文学、胸怀传统书香的姜德明先生》的主题分享报告.据悉,在《辅助美育:听姜德明说书籍装帧》(以下简称《辅助美育》)一书中,姜先生不仅娓娓而谈上世纪中国新文学书装艺术的发展脉络,而且为老一辈书刊装帧设计的功臣们树碑立传,介绍了闻一多、丰子恺、司徒乔、陈之佛、钱君訇、叶灵凤、卞之琳等名家在封面画、插图和"毛边本"等方面的文艺爱好和具体实践,并介绍了鲁迅、萧红等作家直接参与书刊设计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范先生     
范用先生,三联人都叫他范老板。我来三联晚,改不了认识他时的称呼,叫范先生。都说范老板脾气大,剋起人来不留情面。我认识的范先生却慈眉善目,个子不高,很瘦,花白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戴一副深色框的大眼镜,看去有点调皮。  相似文献   
17.
何宝民 《文化学刊》2014,(3):187-191
<正>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韫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著文、翻译、画画、编杂志,是一位很活跃的人物。1925年,叶灵凤参加创造社,办过《洪水》。1926年,和一群被称为"创造社的小伙计"的年轻人编过《A11》。创造社出版部当时开设在上海闸北宝山路三德里A11号,他们用门牌号数起了这个古怪的刊名。同年10月,又和潘汉年办起了《幻洲》半月刊。每期分为两部分,叶灵凤编辑上部"象牙之塔",下部"十  相似文献   
18.
叶灵凤——一位现代都市生活的书写者,不仅徘徊在十里洋场上,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他将基督教的因素融入其创作,展现了一场奇异的、对于世俗生活的追逐。  相似文献   
19.
杨长胜 《职大学报》2011,(4):50-52,62
叶灵凤定居香港后,主要致力于随笔创作,其随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读书随笔、画论、文坛轶事和地方风物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鲜明的个性精神;2、从容的说理姿态;3、睿智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叶灵凤以浪漫抒情小说登上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小说继承了五四文学革命反叛、破坏、启蒙的精神,塑造了一系列率真、坦诚、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物形象.叶灵凤是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怀疑看似确定的真理,质疑权力和专制,消解崇高,试图构建“自由”的“理想国”.其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深深的探索了人物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