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谈《史记》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位杰出的史学家,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写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在其身上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悲剧与儒道两家的生命意识,相互融合,孕育了超越生命价值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992.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编辑家。“他所编纂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缉要》),在中国史学史、文学史及编辑学史上树起了一窿丰碑。《史记》在中国古代编辑史上取得的成就是划时代的,它使史书的编辑体裁、编辑体例、编辑内容都焕然一新,为后世历史著作的编纂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993.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丰富而又深邃,尤其是他提出的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仅总结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充满着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今天,司马迁的经济观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仍有启迪作用,他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仍值得我们学习、探讨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4.
<本纪>作为<史记>的总纲,与其他四体之间存在着阐释和被阐释的关系.<史记>以<本纪>为叙述中心,不但建立了以帝王为核心的史学叙述结构,而且还承担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和价值判断体系.与其他四体相比,<本纪>特别关注一代之兴衰的全过程,这一叙述的特征是突出时间线索,从一代兴衰的历史中总结社会运动的周期,揭示社会运动的大势.  相似文献   
995.
《史记》刻画了许多形形色色、个性不同的谋臣形象,其中范蠡是司马迁所欣赏、认同的谋臣之一。范蠡身上体现了理想谋臣应有的尊礼尚德、坚守使命、学道谦让、盈而不溢和独善其身的高贵品格。司马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运用的对比、正侧相映和生动传奇的细节刻画手法,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和形象性。同时,范蠡形象亦渗透了司马迁自身的人生理想,体现在立功、立德、立言和勇者不必死节的人生观上。  相似文献   
996.
《史记》为西汉时司马迁所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书,也是上古汉语词汇的重要文献资料,研究其词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入”字在《史记世家》中词义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语法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司马迁儒道互补说刘兴林关键词司马迁;儒;道司马迁的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人说他是道家,有人说他是儒家,有人说他政治思想倾向儒家而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也有人说他融百家为一家,还有人说不能用先秦诸子的思想去范围司马迁的思...  相似文献   
998.
两则随笔,皆为《史记》而发:一,抓梳,论列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与茅坤“各得其物之情,而律于心“说的渊源关系;二,追索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代打出“一家言”的旗帜所为何来,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999.
司马迁和班固不仅是两汉最杰出的史学家,也是很有成就的编辑学家,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家庭影响有异、著书体例的差别等原因,其编辑思想也各有特色。在编辑指导思想方面,司马迁注重儒道互补,班固则完全以儒家思想为指针;在著书宗旨方面,司马迁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固则为了“宣扬汉德”;在写书笔法方面,司马迁基本上秉笔直书,班固则突出地存在为尊者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课内课外,时时都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社会生活,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博大海洋。时时处处都能培养、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或博览群书时,你发现语文问题了吗?对此你的看法或解决方法又是什么?我们邀请你一起走进"语文视界",关注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引发自己的独立思考,在语文的天空下飞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