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82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50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0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海外英语》2011,(11):48-48
王国维(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22岁时,至上海《时务报》馆做校对。1906年,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等职。期间,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  相似文献   
102.
据《北京晨报》消息,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在你的印象中,历史书里的古人是不是都长得一个样?最近,有网友在微博里上传了一组插画,并称:高中的历史课本,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原来全是同一个人。据  相似文献   
103.
朱媛媛 《文教资料》2011,(31):90-91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具有类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阐述了关于人的类存在、类生活、类本质及类本质异化的观点。《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对于我们至今仍有深刻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名人符号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逻辑改变名人符号生产机制与内涵所指,使名人符号的生产机制由意识形态宣传、公共知识传承转向娱乐化、大众化,自身沦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同时造成信道资源被抢占、无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分裂破碎、结构松散的后现代社会里,名人符号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工具与纽带。消费社会大众传媒与广告主要制造了三种类型的名人叙事:偶像神话型、肥皂戏剧型与恶搞反叛型,形成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5.
在我这一生中,有两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姥姥,一个是母亲。姥姥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一米五几的个头,割三里长的麦趟子不直腰。我六岁时,村里有了学校,家里却没钱交学费。姥姥拔下头上陪嫁的簪子到镇上卖了,让我进了学堂。  相似文献   
106.
洪烛 《今日教育》2011,(1):90-93
辛亥革命以后,清政府于1898年维新运动时期设立又于1905年停废的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续办。1917年,一代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标志着新教育体制在这古老的封建国度里的推行。这对中国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以北京作为策略地,起着至关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7.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他如《甘国宝》、《陈靖姑》等剧也是闽剧中表现闽都名人与民俗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8.
春秋 《高中生》2011,(13):4-5
有的人说的一些话,可能如阳光,于一瞬间照亮你的心窗。它们虽然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但它们曾经给你的启迪和快乐,你可能永远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109.
郎平是中国女排的标志性人物,她在排坛的成就足以比肩世界足坛公认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足以载入世界体育名人堂.大家都知道郎平是中国女排的几代功臣,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她到底为女排付出了多少,她的成绩有多惊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传奇式的女人吧!  相似文献   
1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即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