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二、央馆教授班之教科书揭秘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后,首先开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放在首位),就是委托当时各个门派及拳种的代表人物撰写其所擅长的武艺精华和救伤诊疗这两大类技艺文稿,以供日后各期,即央馆第二期开始的集训班、学员班等不同班次的人员作为教材而进行学练。于是,包括“晚清五李”(即金陵武学魁首李德贵、双刀李凤岗、镖不喊沧李冠铭、单刀李存义、神枪  相似文献   
102.
在浙江省国民政府卷宗中,我们发现了一份由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亲自书写的聘书(见下图)。通过仔细阅览,档案上所载的张之江与浙江省国术馆的故事也浮现出来了。张之江(1882-1966),字子姜,号保罗,河北省盐山县人,著名武术教育家。他自幼文武双修,先后毕业于东三省讲武堂、国民政府陆军大学将官班,曾任陆军上将。解放后,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任民革中央委员。1927年,他脱离军界,任国民政府委员,全身心地投入倡导国术运动。他认为国术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国粹,应将其由民间推向上层;提倡移风易俗,改变将国术视为“民间杂耍卖艺”的偏见,提高国…  相似文献   
103.
张永瑞 《精武》2010,(3):35-35
沧州盘枪是合一通背拳大师郭建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的独门绝技之一。 郭建伟,字景春,河北沧州人。自幼随杨昆山习武,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散手系,得李景林、马英图等名师指导,技艺大增,很快成为该系的佼佼者,后经国术馆教务处处长郭锡山介绍,随郭长生先生习练合一通背拳,并得到时任该馆副教授的独流合一通背拳大师刘玉春之嫡孙刘景云先生亲传,加上他天资聪慧,通背拳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了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将军的赏识和器重,  相似文献   
104.
出于文化自觉下对国术价值的认识,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后即积极开展推行国术的工作,意图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在推行国术的工作中,国民政府设立了中央及地方各级国术馆作为专门的国术推行机关;颁布法令,要求行政机关及军队等练习国术;重视教育力量的运用,并通过宣传等方式辅助推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国术推行工作对于国术自身的推广与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限于时代条件,其注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的。  相似文献   
105.
吴志泉 《武当》2008,(4):28-30
研究中国传统武术,首先要认识传统武术的处境。中国武术在封建社会曾有“练武、比武、打擂”等称谓。在旧社会近四十年民国时期,被称为国粹称“国术”。建国后改称现名“武术”。所以练武、比武、打擂、国术、武术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武术,除有流派特性外,从来没有分类名称。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20年代,青岛学校武术活动已现端倪。1924年4月25日,青岛中学开校周年纪念日,学生即于运动场表演各种武术,精神抖擞、活泼异常。20年代末,有私立学校于体育课程添设了国术教学。如青岛崇德中学,1929年8月聘纪雨人担任国术教员兼童子军指导员。1931年10月,国立青岛大学为谋增加学生课外锻练机会,添设国术活动。学生报名选习者30余人。体育部积极物色国术界负有声望者充任国术教师。1932年,高云峰被国立山东大学聘为国术教师,授课一年。1935年,再次受聘任教。1936年10月,韩冠洲应聘到国立山东大学指导国术。  相似文献   
107.
梅墨生 《武当》2013,(9):55-56
孙禄堂先生辞世80年了,世事变幻,思潮演进,武学递遑,传统武术之命运亦如其他国粹一样,浮沉升降。在日益西化和以欧美竞技体育理念取代民族武术理念的今天,在下以为,重读孙禄堂的武学经典著述,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亦是对历史的重温,更是对现实的反思。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孙禄堂先生有两篇重要论著刊发,即《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及《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文皆不长,虽云详论,若与今日洋洋  相似文献   
108.
黄啸侠,近现代爱国武术家,被武坛誉为"南国五虎将"之一,因臂力过人,武艺精湛,故有‘铁臂鸳鸯手’之美名"。黄啸侠拳法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出手迅猛。他所创的拳术,实战性强,得到了许多行家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9.
修剑痴是近代著名通背拳高手,同时对剑术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因酷爱习武练剑,曾以"剑痴"为号,并以此为名。为推广和普及通背拳,他在大连培养了大量通背拳弟子,为传统国术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0.
田萌 《武当》2011,(2):5
2011年1月1日,武林泰斗、著名形意拳家李静轩迎来了自己第105个寿辰。弟子们簇拥在其左右叩拜祈福,200多名武林侠士闻讯赶来抱拳道贺,献艺拜寿。笑容始终挂在这位百岁老人的脸上。李静轩先生1906年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雅和庄,为国术形意拳第四代传人,早年系山东国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