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冯志刚 《大观周刊》2011,(18):88-88
产品和服务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民族形象,关系国家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质量观.提高产品和产品售后(公众公共)服务质量,是促进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第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2.
邓占云 《新闻天地》2011,(12):74-74
自古以来,食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贩盐是商人的生财之道。在清代.曾一度规定江南的食盐不能运到江北贩卖。同样,江北的食盐也不能运到江南贩卖,以避免纠纷。  相似文献   
83.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最近发出通知:自2006年起,设立政协新闻宣传奖。鼓励政协委员、统战人士、港澳台胞以及记者、通讯员,积极向《人民日报》、《新闻导刊》写稿、投稿,大力宣传政协工作经验成就,突出民主团结主题,关注社会国计民生,致力营造政协宣传好氛围,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目标事关国计民生,可谓给中国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  相似文献   
85.
捐税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生活在封建末期的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一方面继承中国古代治税的进步思想,另一方面总结自身治税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他的独特的治税观——“民惟邦本”、统筹兼顾国计与民生。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国计为先”、“为亟”,严格依法征税,确保朝廷财税收入;二是“民瘼攸关”,蠲征缓税;三是税务应“民惟邦本”,统筹兼顾国计与民生;四是发展生产,广培税源,是“国计民生悉致饶裕”的根本途径。林则徐的治税观是留给后人的珍贵思想遗产,不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6.
《华章》2011,(8):F0003-F0003
孩子们说……老吕的课堂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是自由思考的殿堂,世界风云,国计民生,历史未来……都在我们心灵的天空中舞蹈。  相似文献   
87.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这项工作也是目前学区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近两年来的工作实际,本人谈一些看法,愿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88.
教育的成败关乎国计民生。虽然课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有许多的不足,这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下面笔者就以政治教师为例谈谈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89.
在现代生活中,经济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到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连锁店,各种经济话题可谓无穷无尽。  相似文献   
90.
《今日教育》2013,(1):13-13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牵动家庭未来。回顾2012年,中国教育书写了华彩的乐章.注解了“信念、力量、希望”,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境界。教育的信念——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力量——教育在政策的指引下日趋完善。高考改革在推进、各地公办幼儿园在兴建、“择校热”在降温、教育经费投入在加大、农村教育在改善等等:希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口号,不是一纸文件,而是真实与具体地体现在各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行动中。站在2013的起点回顾过去的一年,教育留给我们诸多思考,也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