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09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布鲁纳在《教学过程》一书中指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概念,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  相似文献   
112.
机械制图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要正确绘制机械图样还依赖读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正确使用。因此,加强读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的培养依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我国颁布的《合同法》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作为法律课的教师应深入学习,掌握《合同法》,并运用口诀法、图示法、案例法等教好《合同法》。  相似文献   
114.
求解变力做功问题,由于学生不具备或不熟悉微积分计算知识,通常用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间接方法进行求解,但有时并非简便,图示法却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优势明显.本文以变质量链条运动的做功问题为例,释析图示法的应用过程及其适用条件,以期能提供相应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一、主要时、事数轴图示(见图示1.1) 【说明】 1.本单元讲的主要是15、16世纪的欧洲历史,与中国明朝的时间大体相当(1368—1644)。  相似文献   
116.
生物学教学的立足点在哪里?从哪里找到高效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教学最佳的方法?什么样的思路才是教学的最佳思路?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审视现在的生物学教学,从教学内容教材高考的要求、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出发,本文提出“中学生物学图示教学”并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7.
一、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定要注意理解,弄懂后记忆.例如:正切函数tanα=yx的定义域为{α|α≠π2+kπ,k∈z},只有理解了当α=π2+kπ,(k∈z)时,角α终边上点的坐标(x,y)中横坐标x为0,定义中比值yx无意义,才能记住;又由于正割函数secα=rx定义中比值rx的分母与正切函数定义中比值yx的分母相同,所以它们的定义域也相同.二、图示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就是通过图示的方法把记忆的知识“浓缩”,以减少记忆量.记忆的东西越少,就越容易记…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文化语言学理论,运用文化图示的认知分析手段,进一步探究武当山道教文化符号形成和建构的意义,深入分析道教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通过各种文化符号并借此传播道教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9.
1 利用图示再现实验过程 ,揭示实验结论用图示导学则可形象直观地再现实验过程 ,帮助揭示结论 ,找到规律。比如在《杠杆》教学中 ,首先在学生熟悉“撬棍”这一杠杆的基础上 ,画一图示让学生明确杠杆的三要素 :物体、支点和用力图 1的地方。如图 1所示。再让学生用铅笔盒当做物体 ,铅笔作支点 ,直尺作撬棍 ,组织学生做杠杆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充分做 ,积极动手 ,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实验结束 ,边作图示边引导分析 :①实验中三者位置是怎样的 ?②手是怎样用力的 ,各有什么感觉 ?最终抽象出两类杠杆。如图 2所示 :这样两个简单图示使图 2学…  相似文献   
120.
刘德平 《铜仁学院学报》2007,1(3):97-99,111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本文从纲要信号图示的本质含义及其特点、教学理论依据及其运用,以及其在成人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该法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但它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很多优点,容易掌握,便于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