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08篇
科学研究   6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人事高中数学教学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然而,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知识趣味、思想睿智、方法多样……数学不应该扮演这种辛苦的角色。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其有效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相似文献   
82.
周世真 《新疆教育》2013,(11):81-81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83.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教材,为满足社会对职业中专学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笔者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汉字输入技术、使用Office、系统安装和简单的故障处理、软件使用等操作技能,坚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创新意识的激发者,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准备必需的电脑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4.
当我们在解题的道路上突然陷入了死胡同,百般努力都找不到出路在何处时,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引"回归"之源,"回归"到问题的具体化、局部、低维、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创一片新的天空,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问题得到解决后,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具有拓展意义的知识内容,为培养能力及创新意识打好基础,就是活"拓展"之水.  相似文献   
85.
徐蕾 《林区教学》2009,(11):45-46
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人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86.
数学习题类型繁多,技巧灵活,不可能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解题法则.但毕竟还是存在着某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于数学习题的求解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7.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完善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途径有利于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8.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主要场所。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虽然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提问和其他教学行为,但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听讲”.化学课堂的听课属于聆听,听课的投入程度和效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89.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输出信息和反馈信息的动态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以愉快教学为主线,以双基教学为重点,以培养能力、提高兴趣、开发智力为突破口,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90.
李诗家 《课外阅读》2010,(12):74-7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多读”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师认为,“读读诵诵”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了,当今时代应当推行的方法理应是“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多练”的确重要,但提倡“多读”、“读读诵诵”的朗读教学法仍然不能忽视。很多东西,看一两遍,乃至三五遍,难于理解,但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记成诵,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