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5159篇
科学研究   1693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289篇
综合类   327篇
文化理论   763篇
信息传播   299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1048篇
  2013年   993篇
  2012年   1439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许多记者据此采写了一般化的报道,但有两个记者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  相似文献   
92.
和基层通讯员们一起座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给某某报投了多少多少篇稿件,一篇也没见采用,也有的通讯员把稿子没有发表的原因归结为跟报社编辑不熟,或者是缺少“意思”,因而稿子才没有见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稿子能不能发表,跟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深浅没有什么因果关  相似文献   
93.
蒋永福 《图书馆》2004,(6):48-49
我曾长年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供职,也曾多年担任过馆里的领导职务。回顾过去的工作经历,感觉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困难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经费紧缺。  相似文献   
94.
在“读图时代”里,地方党报纷纷拿出较大较多的版面刊登新闻图片,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卖点。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具有贴近性的精品图片少得可怜,很难引起读者共鸣。那么如何才能使新闻摄影具有贴近性呢?  相似文献   
95.
档案馆的目标管理,是各市综合档案馆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各基层档案部门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各市综合档案馆的目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有了明显增强,建立县级示范档案馆的工作也在进一步开展。但是在进行目标管理的同时也走了许多弯路,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结合我馆近年来的升级工作,谈一点看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6.
宣传思想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事业中的运用和发展,也是新闻界前辈们艰苦实践的结晶。对于我们这些晚辈来说,则是自己从步履蹒跚到日渐成熟的必然选择。基于这种认识,围绕“贴近”二字,去年我在四个方面埋头努力,收获颇多,受到报社内外好评。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7.
“三农”工作,是党中央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同时,增加收入又是农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因此,对于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来讲,“三农”报道无疑是目前我们整个经济报道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8.
地方电视台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突破口在“三贴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我们认为,应当从宣传的内容、形式以及采访作风等方面,围绕“三贴近”办好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99.
《风雨记者路》这是我们新增设的栏目。设此栏目,意在让那些辛勤耕耘在新闻战线上的新老记者,把那些在做记者路上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生动有趣的事情用真实的故事、动人的情感、散文般的语言,展现给读者。这期推出的首篇《鸡毛札》写得生动、深刻、有趣、诙谐、幽默、读来或捧腹大笑,或眼含热泪,感人至深。欢迎广大记者朋友,把你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写出来以餐读者。  相似文献   
100.
当记者,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好新闻,但又往往苦于好素材难得。到哪里去找呢?有人热衷于跑会议、跑政府“要”素材;有人寄希望于惊天动地的事情“等”素材;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地“造”素材;当然,还有人沉下心来在生活周边“挖”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