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谢再赋 《辅导员》2013,(Z1):21-23
左笔书法家解读"左撇子"在为本专题构思框架、寻找资料时,这样一个以"关注左手客人群,推动左利手教育,改变左撇子命运"的新浪博客——"左手客教育"进入了小编们的视野,其博主、左笔书法家谢再赋先生告诉我们,设立这个博客平台,是希望让众多"左撇子"孩子认识自身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在民意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些负面影响,否定网络监督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民有权利采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15,(3):41-46
基本权利的限制是权利的内在机理与外在要求的统一,然二者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内部限制理论过于保守,难以将新兴的权利涵盖在保护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外在限制又难以描绘其外延,故通过"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对"限制的限制"进行规制是重中之重。具言之,前者的适用规则为"个案法律之禁止"、"指明条款要求"以及"根本内容之保障";后者则通过规制"立法裁量"与"行政裁量"来实现。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在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层面实则是"殊途同归",以"限制"的手段来实现权利之间的平等,在运行中保障公民权利的享有。  相似文献   
14.
本了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探讨了造成我国公民宪法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强调宪法司法化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政经资讯     
话语在我看来,民众并不仇富,他们反对的是不仁;民众也不仇官,他们反对的是不正。为官不正,为富不仁,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  相似文献   
16.
对第三者效力理论的全称是基本权利和自由对第三者效力理论,在宪法学上,对第三者效力理论是一个还没有定型的理论.但是,在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这一理论显得十分重要,从这个目的出发对这一理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董颖 《宁夏教育》2011,(4):48-48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求得课堂实效。一、让学生"动"起来——允许学生说话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一、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具有必然性言论自由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而广义的言论自由还包括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在现代宪政国家和地区,言论自由属于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35条将言论自由作为基本权利予以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20.
魏永军 《职业圈》2012,(3):146-147
一、尊重共产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尊重共产党员主体地位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发挥广大党员的聪明和才智,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保证党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我们党从1921年建党以来,凡是能够形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浓厚气氛。自觉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我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凡是党员的主体地位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