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O年,本刊特别开设“名家讲坛”栏目,盛邀业界技术专家定期撰稿,对业界最为关注的印前技术、色彩管理、工作流程、远程打样、数码印刷等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报道,持续地向读者传递最新技术及动态。上一期,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志伟为我们探讨了“显示器色彩管理认证”。影天印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艺术品高仿真复制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总经理陈啸谷在本期畅谈“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的完美实现”的心得。  相似文献   
52.
本文阐述了目前各高校校园网信息中心的应用和数据,指出各应用和数据为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说明了其重要性;并就各高校应怎样保护好自己学校的应用和数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53.
于伟东 《信息系统工程》2013,(1):34+24-34,24
一、概述国内某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于2007年上线,部署在两台配置相同的IBMAS400主机上,采用OMS构建基于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业务连续性方案。为了确保数据的稳定,规避各种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业务7*24稳定运行,该银行实施并成功地进行了灾备中心的业务切换演练。  相似文献   
54.
数据仓库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数据仓库的特点、体系结构及实现的方法,并以销售资源管理系统(DRP)中的销售分析为例说明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移动数据库技术迅速发展,其相关技术及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本文从整体上介绍了移动数据库的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最后介绍了移动数据库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周建 《文教资料》2011,(31):80-82
本雅明辩证地看待技术进步与艺术生产的关系.指出复制技术一方面破坏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致使艺术“灵韵”与“震惊”消失,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转换.另一方面则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与审美观念,让美世俗化、普遍化,最终促使艺术从神圣殿堂走向普通大众.肯定了技术进步对艺术生产实践所具有的革命的变革力量。  相似文献   
57.
雷钢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115-117,43
网络视频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可以方便地被观看,但它的获取在很多时候却是不那么容易。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网络视频资源。从节目复制技术的角度,文章探究了网络视频资源的三种获取形式:转录、收录和实录。  相似文献   
58.
在桌面出版过程中,彩色图像的复制需经历图像的获取、处理与加工、分色、印刷等各个阶段。在各个复制阶段,色彩信息将按照当前所使用设备的呈色原理及色彩描述特性进行表现。例如,作为获取彩色图像工具之一的数码相机和处理图像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及显示器都是采用RGB色彩空间来表现颜色,但具有相同三原色  相似文献   
59.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本雅明提出了"光晕"概念,用以说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并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区分。在本雅明的艺术观念里,虽然传统自律艺术具有本真性、独一无二性、神圣性和权威性,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大多是瞬间的、缺乏深度的,但他并没有对技术时代的艺术进行一概否定,实际上,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中,本雅明是少有的对机械复制时代以来的艺术发展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他对电影等艺术的肯定,对我们全面看待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启示,对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批判理论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仿真复制技术作为档案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杨东权局(馆)长曾经明确指出:"以复制件提供利用,把原件封存。这样既可确保档案安全,又可方便档案利用。"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借着这项技术给整个档案工作注入新的契机和变革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在档案保护应用中的价值。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开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护众多珍贵的年代久远的档案原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