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4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教育   12041篇
科学研究   1659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1704篇
综合类   768篇
文化理论   747篇
信息传播   40906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302篇
  2022年   1416篇
  2021年   1581篇
  2020年   1454篇
  2019年   1330篇
  2018年   707篇
  2017年   1123篇
  2016年   1490篇
  2015年   2412篇
  2014年   4328篇
  2013年   3316篇
  2012年   4983篇
  2011年   4777篇
  2010年   4167篇
  2009年   4228篇
  2008年   5260篇
  2007年   3469篇
  2006年   2868篇
  2005年   2405篇
  2004年   1485篇
  2003年   1184篇
  2002年   814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楚天都市报》推出的世界杯特刊《风云德意志》,在应对电子媒体竞争、发挥纸质媒体优势上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972.
赵静 《新闻前哨》2006,(9):105-107
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非典、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这些突发事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交人大讨论,首次将突发事件列入法律运行程序。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有责任报道真实准确的信息。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去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笔正在美国维吉尼亚洲的海边城市诺福克学习,亲身感受了处在风灾中的美国人的各种反映。由于职业关系,也更加关注美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对风灾的报道。笔认为,虽然在国情、体制以及新闻理念上,美国与我国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些媒体的报道及他们报道突发事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新闻思路,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73.
随着中国财经媒体的丰富和壮大,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眼球,成为当前财经媒体研究的首要课题之一。实用性作为财经报道的特色之一,相对于独家性、深度性、时效性、显性等特性,曾一度被不少媒体所忽视。然而,人们越来越感到,实用性必然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财经报道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74.
张剑  程评  刘畅 《新闻前哨》2006,(10):92-93
传媒业发展到今天,已呈现出多元格局。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传统品牌一统江山的格局已逐渐被“井喷式”发展的新型媒体瓜分。今年起,中国新闻奖开始增设网络新闻作品项目(网络专题、网络评论、网络专栏),必将引发新一轮媒体新闻业务建设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975.
《新闻前哨》2006,(12):34-34
据荆楚网11月13日报道:轻点手机按钮,一天的重要新闻便尽入眼帘。《湖北彩信手机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关心下,今日上午正式“出版发行”。由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与湖北移动公司联合打造的这份新式“报纸”掀起了读报模式的全新革命,标志着湖北省第五媒体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976.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977.
随着媒体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受众对于媒介的报道内窖及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增强报道的可读(可视)性,既是媒体迎合读者需要的反应。同时也是媒体自我生存的毖须。如何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适应受众需求,增强媒体的可读(可视)性。是媒体工作者应注意研究并需要在实践中给予回答的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78.
出自互联网的“链接(Link)”一词,早已被纸介媒体借用。美国的网络报纸普遍运用链接形式是在1996年。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本世纪以来时现链接的身影:新锐报纸《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等有时能将链接应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报纸的深度报道版,把小链接放大,使之成为新闻大餐中的一道大菜。  相似文献   
979.
作为对口单位,各级不同性质的媒体自然是许多新闻学子的就业首选。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更需要与实践的对接,这就需要学生应到媒体实习,以便熟悉新闻的生产流程,初步接触新闻业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做准备。  相似文献   
98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媒体收视市场上,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制和排期,从节目质量评估到广告时间价格的制定,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衡量电视媒体强弱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