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5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5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71.
针对蒋艳芳发表的《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一文,作者对其中的一点观点进行商榷,蒋在文中将拯救精英文化为主旨,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并片面以为西方商业电视将文化打入“冷宫”。作者认为:应正确理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使精英文化走向大众以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72.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岩 《现代传播》2007,(6):52-55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艺术的变革,关注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提出了艺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传播学视角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电视媒介的魅力主要缘于其能指与所指的相似性.热媒介的机械性、类型化、复制性迎合了大众文化的需求和特性,其抑制受众创造性、传播内容平面性的特点又与大众文化进行商业营销和社会控制的目的不谋而合;大众文化多倾向于热媒介,偏好偏倚空间的传播.冷媒介"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势必要求接受者有较高的参与能力;精英艺术多倾向于冷媒介,青睐于偏倚时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73.
周毅 《新闻界》2007,14(6):128-129
本文运用了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分析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75.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体育运动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分析了市场经济状况下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体育热”以大众文化为依托的事实,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这是大众文化价值倾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袁勇麟 《今传媒》2007,(10):10-11
"现代传媒的发展,已不止是科技神话,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和光怪陆离的资讯及想象的合谋,使传媒的整体形象正趋于'人妖之间'".当我翻开殷俊博士等合著的《城市新闻学--以成都为例》一书时,孟繁华关于传媒"人妖之间"的论断就立刻盘旋在脑海,显然,这是一个颇有深味的词,既可以揭示传媒游离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文化本体性,也不妨视为当代传媒定位状态的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77.
电视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讨论电视就要在大众文化的平台上讨论,不能用纯学术的要求去衡量。如易中天品三国,连讲话的神态也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一样,但问题是你不能用课堂的标准去要求电视。公平地说,电视台还是有它自己的一个追求。我也不完全同意崔永元的说法。  相似文献   
78.
《开心词典》作为央视推出的一档综艺栏目,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并由此构成了一道独有的大众文化现象。本文运用阿多尔诺的文化理论对此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寻《开心词典》获得成功的六个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9.
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世俗社会的兴起,一个中国特色的大众化时代正在到来。几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争论。在对待大众化体上的分歧几乎已经成为90年代知识分子内部分化的一个显标志。当然,在人知识分子,尤其是学批评的阵营中,反世俗化与大众化的声音似乎远远地超出了为之辩护的声音,“人精神”、“道德理想主义”、“抵抗投降”等一个比一个激烈的批判话语都把矛头指向世俗化与大众化。甚至可以说,在今天许多人知识分子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标志就是他在面对世俗化与大众化时是否采取了激进对抗的姿态,否则便是“痞子人”或“痞子人”的帮手。  相似文献   
80.
论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尔夫运动的特点入手,探讨了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