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教育   3462篇
科学研究   1432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1849篇
综合类   540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136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2154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韩兰兰  施莉 《中国广播》2008,(10):92-94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台以全方位、多角度、多频率、多媒体方式对这一盛事进行了全天候、大规模的直播报道。为配合奥运宣传,中央电台启动“重大宣传报道受众研究配合方案”,将受众研究工作视为奥运报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渠道收集受众反馈,快速分析梳理反馈信息,当日将重要反馈输送到各节目部门,形成通畅的信息采集、分析、反馈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12.
梁永春 《中国广播》2008,(10):98-9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中华民族呈现给全世界的一场精彩演出。作为参与盛会的传媒人,应该拿出怎样的新闻作品奉献给受众?及时、准确、专业,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除了这些之外,是否具备“以人为本”的新闻观,也是奥运报道能否深人人心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13.
邓秀松 《中国广播》2008,(10):57-59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借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这个大平台,每天播出涉奥节目时间达15小时,尽显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优势,尽显广播声音的魅力,节目精彩纷呈,短信、热线量骤增,听众参与广泛,反响热烈。可以说,新闻综合广播借此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4.
赵雪花 《中国广播》2008,(10):76-77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所包含的范畴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北京奥运会史无前例地吸引了80多位全球政要,使北京成为规模空前的国际外交大舞台。做好这些活动的报道对于更好地树立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台8位时政记者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这些报道任务,而且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有了一些创新。  相似文献   
115.
“新北京,新奥运”,这是在北京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宣传语,那么新北京体现在哪里?新奥运又该怎么来诠释?  相似文献   
116.
狭隘的新闻观如何面对08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6,(23):71-71
最近有几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体育猛料,我以为恰能关联以上主题。先说好消息:一是望东方周刊依托新华社新闻资源推出首期《奥运2008特刊》,并成为北京奥组委唯一指定期刊。这说明,奥运新闻战已经打响了第一枪;二是中央电视台07年广告招标,奥运项目卖出3.7亿元高价,其中从明年3月27  相似文献   
117.
本刊讯1月18日,北京奥组委信息中心、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联合召开2005年度奥运工程档案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程部署会议。会议总结了奥运工程档案工作,部署了今年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并表彰了市国资公司等8家奥  相似文献   
118.
黄昌林 《新闻界》2006,(2):119-120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曾援引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一段话来印证叙事时间性的重要意义,他说:“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这种双重性不仅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挑出叙事中的这些畸变是不足为奇的(主人公三年的生活用小说中的两句话或电影‘反复’蒙太奇的几个镜头来概括等);更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①也就是按另一个时间方案来制作一个时间方案。在新闻叙事中,这种时间畸变是新闻表现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9.
1、What's the "fist custom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被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0.
对国内“英语热”忧心忡忡者,对国外现在的“汉语热”定会心感宽慰,殊不知二者也正相反相成。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英语热”是其重要条件或曰结果,就不会有现在国外的“汉语热”。[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