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1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4769篇
科学研究   740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341篇
综合类   667篇
文化理论   151篇
信息传播   14308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1038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831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1004篇
  2015年   1520篇
  2014年   2590篇
  2013年   1915篇
  2012年   2658篇
  2011年   2535篇
  2010年   2157篇
  2009年   1964篇
  2008年   2343篇
  2007年   1781篇
  2006年   1236篇
  2005年   1157篇
  2004年   701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江岩 《传媒》2003,(9):32-33
如今每天在德国出售的日报有350多种,总销售量达2500多万份;发行量较大的期刊就高达1600多种,包括时事画报、各种妇女、体育、电脑杂志和针对不同读者群的专业刊物。在德国制作的广播节目有230多个,平均每个家庭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有30个以上。因此,德国人把大众媒介称之为现代民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和出版自由,因此,对投资传媒业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商业经营活动的限制或审查,这是德国大众媒体繁荣的基础。但若仔细观察德国  相似文献   
92.
广播是一项产业,这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中国证监委发布的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传播与文化产业定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  相似文献   
93.
电视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传送,常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把信息传播带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并给报纸等其它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94.
慕红 《甘肃教育》2002,(11):19-20
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用以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体现自身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在今天,从企业管理到市场营销,从公关洽谈到商贸协定,从招聘答辩到自我推荐,从社交结友到亲朋共勉都离不开“说”,口头表达演讲技巧已成为当代人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95.
当机遇降临时,您是否抓住了?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和居民购买能力的提高为媒介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电台(尤其是交通台)的精确定位使它拥有数量巨大的受众群,成为汽车广告的最大赢家。弱势媒体从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受众需求多元化和媒介竞争日渐激烈的分众时代,看清风向、抓住机遇、准确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成为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96.
文学作品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形象世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意蕴。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这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苦恼。笔者以为,从洞悉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出发。去探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准确判断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真正价值。是打开文学作品意义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7.
传统教学强调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推崇“师严道尊”: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这样既能引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又能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8.
99.
媒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过规划不断扩大,国内媒介纷纷开始以各种方式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多角化经营是现代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媒介产业应当给予充分重视。本文研究了媒介多角化经营的可行途径,并针对如今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媒介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0.
以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体坛周报>等9家报纸上的北京奥运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国内报纸对北京奥运会舆论建构的方式和特点.研究表明,国内报纸在对北京奥运会舆论环境建构的价值取向上,市场报虽然侧重于新闻价值导向,但整体上遵循的是宣传规律;在舆论引导的目标上,国内报纸主要反映了对北京奥运会的积极、肯定评价,公众动员的目标也基本达成;正面、积极的舆论增强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和信心,但高度一律的舆论容易导致舆论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