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03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970篇
教育   85219篇
科学研究   16728篇
各国文化   222篇
体育   2676篇
综合类   2618篇
文化理论   488篇
信息传播   31736篇
  2024年   640篇
  2023年   2538篇
  2022年   1395篇
  2021年   2392篇
  2020年   2741篇
  2019年   2615篇
  2018年   1222篇
  2017年   1956篇
  2016年   2452篇
  2015年   4029篇
  2014年   9847篇
  2013年   8477篇
  2012年   10148篇
  2011年   10911篇
  2010年   9409篇
  2009年   9590篇
  2008年   11300篇
  2007年   8868篇
  2006年   7389篇
  2005年   7154篇
  2004年   5444篇
  2003年   4882篇
  2002年   4171篇
  2001年   3317篇
  2000年   2294篇
  1999年   935篇
  1998年   794篇
  1997年   703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对我国档案网站中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档案馆实体功能延伸的档案网站,已经成为档案利用的新方式、新手段,这对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网站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资源建设这一核心来展开.本文针对我国档案网站在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982.
【主持人语】讨论渐次展开,对于当下中国知识/思想界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可能走向的看法可谓人言言殊。杨早认为:"文化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是阻碍中国知识界重建"知识共同体"的一个主因。知识的创造与积累、以开放包容心态促进媒体的竞争与细分等等.都是重建知识共同体必要的条件。秋风则指出:恐怕毋须过多地期待现代历史上那个知识分子群体的重建。新士绅群体的发育,可能更为可欲。中国社会的转型。有赖于每个知识人的建设性参与.而不仅仅是批判。徐友渔在对"启蒙的自我瓦解"提出批评的同时.认为9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思想纷争具有明显意义。多种认识各有所本.均为一家之言。本刊坚守多元理念力争为促进富于建设性的共同体的形成提供讨论的舞台。胡粲然  相似文献   
983.
引言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办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确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绝对起点。作为一个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机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培养出了迪克·赫布迪格(Dick Hebdige)、多罗茜·霍布森(Dorothy Hobson)、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等一大批驰骋于文化研究疆场的学者,促成了文化研究的飘洋过海、显见于世界各地。当年求学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日后又紧紧  相似文献   
984.
近一段时间,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某些政治人物频频表示,"欢迎"新闻媒体批评政府工作.在一些地方,甚至还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媒体批评监督写入.  相似文献   
985.
数字报纸与媒体资源的战略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的挑战。不能固守在传统的发行市场.广告市场.读者市场。报业需要吹响“集结号”。保存实力.调整战术.转移资源。  相似文献   
986.
“卖身救母”、“最牛钉子户”、“华南虎”、“反CNN”等等发端于网络的草根新闻,产生了预料之外的影响。从今年1月的雪灾到5月的地震灾难,大量与之相关的草根新闻也呈现在我们眼前。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而扎根于网络的草根新闻,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越来越不容忽视。对于草根新闻,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和疑问,比如,草根新闻究竟包含哪些形态?草根新闻为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媒体的真正影响力是否主要来自草根新闻,而不在于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草根新闻是点击率至上P-57面对这一新生力量,监管者应如何对待?怎样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是让草根新闻保持混沌自由,还是对其进行管理、约束和引导?在草根新闻不断崛起的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否逐渐沦为草根新闻的跟班?草根新闻和传统新闻是共生共赢的关系,还是草根新闻会逐渐挤压并侵占传统新闻的空间?  相似文献   
987.
李琦 《青年记者》2008,(10):27-28
从1982年《湖南妇女报》复刊到.现在,新时期中国女性媒介的发展历程不过20余载,其生存现状与理想状态亦相差较远,但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发展空间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共生,困境与出路并存。获得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妇女媒介也不例外。从宏观社会语境来看,中国女性媒介要获得长足发展与良性循环,必须拥有两大社会资源:一是要具备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二是要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渠道。  相似文献   
988.
兰恒敏 《青年记者》2008,(12):46-47
"开门办报"、"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是<经济导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经济类专业报纸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2005年1月,<经济导报>与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办报合作.  相似文献   
989.
搜狐网近日在北京宣布,已和安徽电视台正式签约,双方在品牌推广、视频内容、技术开发、广告经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并共同购买和投资电视剧等主流宽带视频内容。  相似文献   
990.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及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学社)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社今后如何发展,究竟向何处去,可以说对此莫衷一是,存在分歧.事实上,只有坚持在学科特色上下工夫,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走适合本社发展之路,才是大学社尤其是中小型大学社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