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5篇
教育   1785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111篇
体育   321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明末清初的特定时代条件下,明王朝国势日颓,清兵南下迫在眉睫,一些江南雅士却终日流连在松江的青山绿水间携妓唱酬。万历四十八年是朱明王朝内外交困的时期,但是文人却并没有因国势的危机而一改栽花种草的闲情雅致和优美婉约的文学创作风格。所以以万历四十八年余山文人的词作为切入点,看到的不仅是一时一地的文学成绩,更可以略窥整个晚明时代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92.
张岱在诗歌创作上贯彻了自己追求“冰雪之气”的审美理想。从文化内涵来说,其诗歌充分体现了明清之际遗民的人生际遇和心理状态,表露出至死不渝的故国之恋和以冰雪精神自励的苦隐心态,让读者感受到其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刚倔的个性。从艺术风格来说,其诗歌浩气充沛,既有冷峻刚硬的一面,又有清新高洁的一面,也明显带有“冰雪”的气息。  相似文献   
993.
余怀是清初颇有特色颇具典型的一个文人。本文从他的词作入手,主要分析了他的寿词、感怀词和赠风尘女子词,揭示余怀词的成就与风格。并从词品入手,分析他人品中狂的特点,以及他作为一个清初遗民的矛盾与复杂的性情,以期对余怀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4.
爱山台修禊是兰亭修禊于后世的又一次演绎,才俊彦硕齐聚一堂,诗酒文会,为当时文坛一盛事。吴梅村为此次修禊所作的骈文佳作《爱山台禊饮序》被装成卷轴,得到众多名家的题跋,在文人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为清代骈文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1980年以来,明清仓政史研究受到了国内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专题研究,还是灾荒、社会保障和公共领域等课题中的相关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也还存在若干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研究程度较为薄弱,区域研究不平衡,学术氛围欠佳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6.
学校教育作为为政之本,对于任何王朝来说,都不可或缺。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张掖的学校教育逐渐地发展繁盛起来。现主要依据碑刻资料,对张掖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学教育、书院教育、社学和庙学教育等形式予以探讨,但愿能对张掖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7.
明清时期,士绅主导的乡村教化生成了恪守与超越传统教化精神的双重取向。明清士绅教化的双重取向,既可看作是士绅教化对社会基础性变迁与西学新知东渐的回应,又可解释为士绅的公共身份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自然推衍及士绅对非主流文化的彰显。对这一双重取向的探究,将构成一个观察明清民间社会变迁与过渡性社会群体角色转型的深度历史透视点。  相似文献   
998.
明清书院在解决优质主讲教师的来源问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灵活聘用教师及竭力提高其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为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补充;把僵化的高校内部教师任用机制转化为灵活的高校内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大幅度地提高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99.
《何氏语林》是明清“世说体”小说中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其地位仅次于《世说新语》,它对《世说新语补》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内容上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