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3446篇
科学研究   343篇
各国文化   85篇
体育   240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21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明清之际,毛晋汲古阁藏刻书蜚声字内。其兴盛端赖于文化环境、师友襄助、学术底蕴、经济财力诸因素,然毛氏女性戚属之作用亦不容小觑,甚乃居功至伟,藉此可考量其时女性参与文化生产情态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金圣叹将《水浒传》改为七十回本,使金批《水浒》成为又一片新的文学意境,又一组新的艺术形象。这是对《水浒传》的再创作,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精神的深化和延伸,是对孔子删《诗经》、编《春秋》之史学观、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又是艺术欣赏的过程,其中有审美的愉悦,也有理论的思索。金圣叹将自己对《水浒传》的独特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金批《水浒》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评点式批评文体的样范。  相似文献   
993.
霍燕生 《现代语文》2009,(8):116-117
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描绘了祖困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吟诵此文,只觉得景美,情美,辞美,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94.
《说文》是《后汉书》李贤注引用较多的一种文献。李注所引是大徐本和段注之前《说文》的一种重要写本,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人注释中所引《说文》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许多方面优于大徐本和段注。掌握这些材料,对《说文》文本的校理及《后汉书》的整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95.
<史记>自中华书局1959年经顾顿刚等整理出版以来,巳出繁体和简体共4种版本,印数超过70万册.其整理质量为学界所公认,近因参加重新点校<史记>,发现在标点方面还存在未尽如人意之处.今就<天官书>中一些标点进行商榷,提交学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现保存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博物馆院墙上的《太祖皇帝御制诗·素书》,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亲戚孙家的“礼物”,它为研究明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97.
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也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此后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兴起,逐渐得到广泛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产学研结合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挑战,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官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是产学研结合的新趋向,它有助于高校的新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98.
陈东是宋代丹阳籍爱国太学生,他的《上钦、高宗八书》是对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时政、军事问题全面、精辟、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显示了陈东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忠义恺切的文风,也体现了陈东“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999.
《依样》     
藤本植物是吴昌硕最为擅长的题材。此图写葫芦大藤,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他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写葫芦。而盘旋往复、贯通全画的则是以书入画的大藤,它是此画的血脉,画因它的流动而生意盎然。在疏密虚实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1000.
本刊声明     
近来,有关单位和作者反映,有人冒用本刊名义征集稿件,编辑出版仿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此,本刊声明如下:1.本刊从未设立其他采编点或分支机构,也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编辑出版《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本刊不接受网上投稿等其他形式投稿,唯视邮寄到本刊编辑部的书面纸质稿件为正式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