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4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统计与概率     
1 统计的初步认识实例1 (2007 海南)下列调查,不适合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要了解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栏目的收视率C.要保证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D.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海南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2.
统计知识     
1单元知识网络2要点剖析2.1“三数”(1)平均数(也称算术平均数):n个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可记作x=1/n(x1+x2+…+xn);  相似文献   
63.
平均增长率又称为平均增长速度,它是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反映了现象在一段时间内逐期增长的平均速度,是一个动态统计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  相似文献   
64.
很多老师,包括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了中位数、众数后,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学了中位数后,就认为中位数好,平均数不好,不论对哪组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学生们无一例外地会选择用中位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等到六年级学习了众数后,又会说众数好,对平均数、中位数视而不见,致使教学效果和设计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偏差.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5.
在教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加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时,我安排的习题中有两道题为:  相似文献   
66.
本文将教育统计学与具体案例结合在一起。这里着重结合教育统计学中的平均数、频数、标准差的分析,如何正确的确定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67.
“求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将这一内容分别安排在四五两个年级进行教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教学“求平均数”时,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解题思路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还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68.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能反映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是统计学中很重要的统计量。往往我们在进行平均数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求平均数的方法,继而过渡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显然,这些做法无疑掩盖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个统计学本质。经过反复地磨课、反思,使我对平均数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平均数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不仅要关注平均数的概念及算法意义,更要关注其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69.
李明  刘石 《中等数学》2008,(7):37-41
第一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将1,2,…,20这20个数分为甲、乙两组,使甲组各数的平均数比乙组各数的平均数大1.则甲组有( )个数.  相似文献   
70.
平均数是一种常见的综合指标,根据其研究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一般平均数和序时平均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对平均数的分类、计算等难以掌握的内容,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