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目的/意义]研究弹幕视频网站核心用户群体特征,为相关网站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爬虫技术采集调查时间段内弹幕视频网站核心用户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等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定量描述核心用户行为特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 6及集成的NetDraw软件对筛选过的核心用户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结论]bilibili网站核心用户群体具有性别分布均衡、发布视频频率差距大、粉丝数与播放量呈正相关、视频主题分区明确、核心用户之间互动关系较稀疏等特征。  相似文献   
72.
刘锋 《中国传媒科技》2023,(8):81-84+94
【目的】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直播现状,并寻找网络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市场调研,了解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研究认为,近几年网络直播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直播形式日益多样,行业监管逐步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直播内容参差不齐、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合理竞争机制等问题。【结论】结合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构建多重监管机制、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营利模式、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规范网络主播管理等建议,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3.
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幕视频网站是以动画受众为主要群体的社交平台。根据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受众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评论进行分析,以个案的形式来讨论日本动画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动画角色的准社会交往表达。发现在"英雄—反派"为故事叙述结构下的日本动画片中,受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态度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弹幕长度会因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态度倾向越积极弹幕评论长度越长,准社会表达类型与弹幕评论长度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对即时状态下的准社会交往测量进行了尝试,同时也为准社会交往及准社会关系的线性发展观点提供了佐证。除此之外,本研究尝试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讨论了受众互动对受众表达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4.
李栋 《传媒》2014,(17)
正本刊讯(记者李栋)8月30日,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和北京数邦伟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电影观众指数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发布会上,我国首个电影大数据分析平台数太奇(Idatage)正式上线,迈出了用数据解读电影产业的重要一步。互联网大数据打造了又一场传播  相似文献   
75.
谢梅  何炬  冯宇乐 《新闻界》2014,(2):37-40
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部分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类型的传播特质充分体现在了弹幕视频上,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播放方式,弹幕的功能并不在于高效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一种"即时反馈"的传播形式,为用户构成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焦点小组法,发现用户对弹幕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而用户的弹幕使用行为也预示着新的网络互动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76.
77.
弹幕是互联网时代微信和弹幕相结合的产物,利用微信和局域网连接即可发送弹幕.本文介绍了微弹幕的概念、微弹幕软件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技巧,并对微弹幕在几种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教师探索课堂教学互动新形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8.
仪式传播是通过一系列仪式符号来表达意义和传递情感以实现文化共享的传播活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立足于文物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年轻化的语态,营造了一个守护国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仪式,从而激活了观众深藏心底的民族文化记忆。本文从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建构的双重路径入手,揭示文博类纪录片的模式创新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79.
弹幕文化能跨时空的将观众结合在一起,提供更加自由的虚拟互动和二次创作的文化空间。各个媒体利用其优势突破本身局限性达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本文从融媒体视域下受众对弹幕文化的需求进行解读,分析融媒体中弹幕文化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方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