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嘉园 《集邮博览》2013,(2):32-34
春节是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占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华人共同庆贺这个规模最盛大、形式最热烈、内容最广泛、时间最长久的节日。中国的春节传承了千年,它包涵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而民间泥塑就是其中的一种吉祥符号。扎根于民间的泥塑艺术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外表施以彩绘,或单色或彩色。题材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的色彩大都较为艳  相似文献   
62.
粱凯 《知识窗》2013,(18):79-79
看到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景德镇。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瓷都的窑火不断,其瓷器以“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传统的四大名瓷,而新彩陶瓷绘画则是~门年轻的釉上彩绘艺术。  相似文献   
63.
苏强 《收藏》2013,(5):112-129
铜镜是古人照容的用具。根据考古资料,我国铜镜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商、西周、春秋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发展成熟。汉、唐时期,我国铜镜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性上发展到繁荣和鼎盛。之后,铜镜的艺术性逐渐降低,实用性增强,至清代逐渐被玻璃镜取代。  相似文献   
64.
耕生 《收藏》2013,(13):70-71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A);  相似文献   
65.
付卫杰 《收藏》2013,(7):122-125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一处大型佛教造像窖藏,这一发现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窖藏出土各类佛、菩萨造像400余尊,因数量多、种类繁、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好、跨越时间长而备受关注。出土的大部分造像为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而高浮雕背屏式造像是这一时期最具时代艺术特色的造像形式之一。尤其是背屏造像上部雕刻的飞天,其清秀的面容,动人的微笑,飘  相似文献   
66.
李训刚 《收藏界》2013,(2):46-46
宋吉州窑彩绘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为多见。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相似文献   
67.
L个月,父亲通知我一起把乡下老家的房子重新整理一番,并将一些破旧的物品也作适当的处理。在整理内屋的一个箱子时.我突然发现有一面古色古香的老铜镜,这让人兴奋不已。这之前我一直没有发现,爱好收藏的我立刻对这个古代玩意儿有了特别的兴趣。  相似文献   
68.
将乙醇的催化氧化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重新进行整合设计,介绍了铜镜、银镜实验的一体化新方案。  相似文献   
69.
完代草 《大观周刊》2012,(34):27-27
他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当地群众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把他说成的近乎于鬼使神差的传奇人物。当地人有这样一句话“卡鬼、肯鬼、波鬼,这是类乌奇地方的三个鬼”。这里指的卡、肯、波三人都是当地会降神的鬼神式的人物,而这其中的第一个“卡鬼”,就是指卡察·阿旺嘉措。  相似文献   
70.
博局纹镜是汉代铜镜中重要的类型,其中图案上"TLV"纹饰的符号象征意义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图像学的任务是破译和阐释隐藏在视觉象征符号之下的观念。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汉代博局镜中"隐藏在视觉符号之下的观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博局镜纹饰"法象天地",象征着"天圆地方"宇宙模式的结论,它是汉代人"天人合一"观念在图像上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