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35篇
科学研究   65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设计意图《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介绍相关知识外,还按照这一话题精选了两篇(第一篇精读,第二篇略读)小说供学生阅读。教材编  相似文献   
72.
成锦端 《当代学生》2011,(21):40-41
在青春小说泛滥的市场上,能让人记住名字的作者已经不多了,能让人记住其小说情节的作者更不多,但,饶雪漫算是一个。有人说她的"青春疼痛"系列有开宗立派的贡献,我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但是这些小说的销量却是有目共睹的——饶雪漫远胜于韩寒或郭敬明。好书自然喜欢的人多,比如"青春疼痛"系列,比如这个系列的巅峰之作《沙漏》。故事的主角是女孩莫醒醒与  相似文献   
73.
读孙颙的中篇小说《拍卖师阿独》(以下简称《阿独》),就像读顾绍文(谷白)的话剧剧本《升平街记事》(我建议改名为《上海有个屈格里》),很兴奋。因为他们都写到了上海人的骨子里,写出了骨子里的上海人。不少上海人曾经以被外地朋友夸为"你  相似文献   
74.
伟奇罗 《初中生》2011,(Z4):34-35
A.《老夫子》:画中角色常以乞丐、演员和侠客的身份出现。情节时常会发生在能遇见神仙、外星人和吸血鬼的古怪场景中,甚至是古代或未来世界。老夫子喜用"耐人寻味"等四字词语为题,让人学会不少四字词语。  相似文献   
75.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多是在一个虚设的情境中,展现一个体现劝惩性讽喻主题的故事,其最大的叙事特点是情节新奇曲折,引人入胜。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经验,常用正反转换、峰回路转、同异对比、以心造物等技巧来构造情节,以达到新奇效果。  相似文献   
76.
小学语文教材中频繁出现这样一类文章,它们或节选自名著,或根据原著改编,不管是低年级的中外童话寓言,还是高年级的古代经典、现代名著,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探究价值。那么,这一名著类课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呢?初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研探文本,感受人物形象;拓展文本,丰厚文学积淀。  相似文献   
77.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语文教材中借助人物阐述道理的文本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一类文本在借人物言行就事阐理的过程中所蕴藏的材料选择、材料处理、语言运用等表达智慧,都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提出要紧扣挫折,在一波三折中梳理情节发展;依托中心,在搜寻排列中感知选材智慧;洞察写法,在画面补充中再现言行细节;前后对比,在数据罗列中感知精神品质,以助推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78.
道光本《荔枝记》是近年发现的有关陈三五娘故事的清代戏曲刊本。立足文献考证与历史比较,可以看到它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吸收、总结此前各本的情节技巧、脚色体制。它的存在不仅从时间链条上证明陈三五娘剧目的艺术生命力,对于考察民间戏曲的艺术实践进程也有很大借鉴意义。它大量使用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方言俗字,展现了特定时代下语言运用的基本情况,为方言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与线索,其语言文献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9.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肯定了电视剧《围城》对小说《围城》的改编。在结构上,电视剧《围城》沿袭了小说《围城》的"流浪汉体"结构,以人物遭遇体验为线索,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世态人情;在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颇为丰满生动,演员们也用精湛的演技为电视剧增添精彩。此外,从心理刻画、情节叙述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笔者也具体分析电视剧相比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80.
《哈姆雷特》《天龙八部》这两部作品无论从题材、体裁、时代还是作者风格、国籍来说,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哈姆莱特和乔峰的形象在作品中都是生动而鲜明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作家如何跨越时代和国界等不同因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的原因——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时空转换法、情节离奇法和人物性格参差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