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21.
转型期报刊业的出路在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中国确定了市场经济方向后,中国传媒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面向市场的变革.极大地释放了中国传媒业被长期束缚的生产力,中国传媒业无论在数量、质量、种类、影响和效益方面.均实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高速发展与广泛繁荣。据统计.十几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长近2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GDP增速整整快4倍多。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报刊广告市场总额达672.8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什么是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3.
《当代贵州》杂志及其系列报刊书社网站近年来对我触动较大的事情,就是《当代贵州》杂志社主媒体和各子媒体的结构比较合理,没有相互掣肘、同质竞争。《当代贵州》内宣版、外宣版、《法制生活报》、《晚晴》杂志、先锋书社(编书、出书)、专刊部、网络部(党建网站)、广告策划部、文产办(多种经营),等等,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扬长避短结构,具有良性循环的条件和优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翻阅每一期《当代贵州》,常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的宣传与诠释上,《当代贵州》的同仁以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一种职业办刊人的策划水准,通过许多有份量的重大报道、重点文章、特色栏目、精彩图片,显示了成熟的办刊能力,准确地反映了中央和省委的大政方针,鲜明地报道了富民兴黔的伟大实践,及时地回答了国计民生中关注度颇高的热点问题,在上级精神、贵州实际、基层情况、群众脉搏、市场走向上找到了比较理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4.
薛耀晗 《今传媒》2007,(8):42-42
7月27~28日,全国报刊出版管理和审读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是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的一次重要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作的主题讲话,传递出大力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努力探索卓有成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管理途径和管理办法的诸多信息。其中,建立报刊业四大准入制度和制订《报纸期刊审读办法》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5.
参与编修湖北日报(集团)60年社史,免不了要翻阅一些中国报刊史资料,以熟悉湖北报刊业的源流与底蕴。这个学习过程,对我的传统报刊史观念触动很大。原来我认为,中国的报刊只是发端于古代的邸报、杂报、小报、宫门抄、辕门抄等,没有其他源头;记者出现于16世纪欧洲,报纸是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报业集团即报业托拉斯等称谓都是"泊来品",在中国没有根茎;晚清以来中国报刊的中心地域是上海、北京、香港,湖北和武汉没什么地位。现在  相似文献   
126.
曹鹏 《新闻记者》2000,(10):8-10
版面编排各行其是 直到九十年代以前,中文报刊的编排都是有成规可循的。按照权威的《报纸编辑学》教科书,编辑们形成了一套基本上行之有效的版面规则。这样的好处,是编排工作能够井井有条,阅读起来也中规中矩。 应当说,报刊业告别“铅与火”之后,印刷排版技术的进步,使一些往日的铁律失去了意义,同时又为新的排列与设计创造了可能。于是,版面设计的创新成为中文报纸的潮流。似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一些报刊要么从众跟风,要么盲目创新,出现了种种既不科学又不美观的版式 电脑以及网络的普及,使得版面编排更加灵活、多样。近…  相似文献   
127.
长达16年的报刊业生涯,既制约又塑造了爱伦·坡。编辑身份与诗人理想的冲突,决定了他媚俗与脱俗的双重心态。在小说创作上,媚俗的题材经由夸张的自我解构,而达到脱俗境界。在文学观念上,媚俗的动机与脱俗的效果相融合,使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地位特殊而影响深远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28.
在中国报刊业的改革中,非时政类的行业报、社团报等一直扮演着"先行者"和"开路先锋"的角色。从1994年到2003年,国家对以行业报、社团报等为主体的非时政类报刊,以"调整结构"、"治散治滥"、"管办分离"为主要内容,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整顿改革。前不久,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全面启动,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而作为很好的注脚,同一天"中"字头的《中华新闻报》公告停刊。  相似文献   
129.
马述君 《传媒》2010,(4):12-15
2008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选定在辽宁、河北两省开展报刊评估和退出机制试点工作。一年多来,在当地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辽宁、河北两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稳扎稳打、积极推进,圆满完成了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在全国全面实施报刊退出机制积累了十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述君,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明分别就辽宁、河北先行开展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的经验进行介绍,以为全国全面实施报刊退出机制工作提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0.
宋平 《传媒》2005,(8):47-47
2005年5月25日是极其普通的一天,然而,对于中国报刊业来讲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一个刚刚历经三年尚显刊物--<收藏界>,面对京城百余家媒体公开发行数据,并正式申请国家认证,从而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下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成立后接受的第一家书面申请认证的刊物.<收藏界>杂志的举动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激起京城、乃至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