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3月15日,在蓉举行的"2012中国报刊广告‘金推手奖’颁奖表彰大会"上传递了令人振奋的消息: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增长创历史新高。报纸广告收入达到555亿元,期刊社广告收入达到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8.6%和59.87%。此次会议由中国广告协会报刊业分会主办、华西都市报承办。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长久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广告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通报全国报刊  相似文献   
132.
133.
媒体融合发展得到国家层面的扶持和协助,这对于跋涉在媒体转型道路上传媒人来说,无疑是雨夜来临前的一声喜报。为进一步了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此关键时期会在哪些方面推进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我们专门访问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  相似文献   
134.
正2013年9月,笔者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期刊代表团赴德国,通过学习和考察了解到了德国媒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德国出版传媒集团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方式,还拜访了几家有代表性的传媒企业,与他们进行了广泛交流。我们发现德国同行和我们一样,对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高度重视,同样也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转型、融合上大费周折。深度挖掘市场在德国纸媒中,期刊业的发展势头远远好于报纸。这是由于网络媒体与报纸的重合度较高,两者均以新闻信息为主,而期刊则是以深度报道为  相似文献   
135.
胡鹏 《传媒》2014,(17)
正北京市是我国报刊出版中心,也是我国报刊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12年度报刊核验情况,北京地区登记的报纸303种(含高校校报),期刊2943种。其中北京市属期刊总计172种,市属报纸总计53种。北京市报刊业已经形成了同台繁荣、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对象面广、传播力强的喜人格局。经过自2003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北京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也逐步明晰。深化  相似文献   
136.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些在既往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7.
卢剑锋 《传媒》2011,(11):7-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角。其中,积极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事实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已然成为年度行业的热门词汇。那么,当前改革的态势如何?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改革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目前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进展状况如何?改制后的报刊企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38.
《传媒》2011,(5):6
"十一五",披荆斩棘,战鼓初歇。"十二五",雄关漫道,征程又启。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11个分规划正式出台,所包括的《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被业界认为是提振报刊业发展信心,指导报刊业健康发展的"灯塔"。  相似文献   
139.
杨驰原  彭波 《传媒》2011,(5):7-9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一个月后,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与以前的规划不同的是,该规划新增加了11个专项规划,《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0.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如何避免传媒的纯商业化,导致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社会责任依附于经济功能,值得我们深思。而作为报刊从业者,如何明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赢得社会的尊敬,推动社会的进步,更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