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8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教育   8623篇
科学研究   5389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384篇
综合类   469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244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766篇
  2012年   2599篇
  2011年   2519篇
  2010年   2223篇
  2009年   2606篇
  2008年   3094篇
  2007年   2527篇
  2006年   2306篇
  2005年   2438篇
  2004年   2394篇
  2003年   2370篇
  2002年   2191篇
  2001年   1961篇
  2000年   1934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闻导刊》2006,(5):45-45
网络已经成为报纸记者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和最大的新闻资源之一。网络时代对平面媒体的记者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992.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1.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  相似文献   
993.
赵纯克 《新闻导刊》2006,(6):37-37,36
报纸重视新闻图片的今天.图片编辑地位也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如何使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出彩.这是图片编辑起码的责任和时时面对的挑战。我在多年的摄影部主任和图片总监的岗位实践.体会到要做好图片编辑起码要具备有“用心、尽心、精心”等。  相似文献   
994.
分别创刊于1946年5月和7月的新民晚报“夜光杯”和文汇报“笔会”,是目前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家报纸副刊,其历时跨幅之大,经历世变之多,用柯灵先生的话来讲,是“副刊史上,罕有其匹”。10月18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北京为旗下的两个传媒品牌“笔会”、“夜光杯”举办创刊60周年大型座谈会,许多与这两个副刊相伴走过的文化人,用动情的话语、真挚的祝福,表达他们与这两个副刊的“道义之交、鱼水之情”。黄宗江先生1946年就在文汇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卖艺人家》,60年后,这位终身以“卖艺人”自称的老人,拿着笔会60年文粹珍藏版,那种学…  相似文献   
995.
纠错二则     
辛勤 《新闻三昧》2006,(5):41-41
“禁若寒蝉”错了在报纸上曾经看到成语“噤若寒蝉”竟错成了“禁若寒蝉”,列举以下几个实例:《中国矿业报》2005年3月1日:“在权威的领导、专家、学者尚在这个问题上禁若寒蝉的时候,他竟然敢如此造次。”《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3日一版:“一些法官因此而学会察言观色,变得禁若寒蝉。”《市场报》2005年6月25日:“搞得服务员或如坠云雾,或禁若寒蝉。”为什么错得这么普遍?恐怕与未分清两个同音字有关。“噤若寒蝉”是个成语。“噤”:闭口不做声。寒蝉:晚秋的蝉,因寒冷不再鸣叫。此语出自《后汉书·杜密传》:杜密回答太守王昱说:“刘胜位…  相似文献   
996.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6):22-22
这不是象声词3月4日上海某报《杭州老街复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缺一副促销楹联:‘为儿忙,为女忙,忙里偷闲,咳!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去!拿壶酒来’,我私自添了两个象声词,那才叫洒脱。”显然,作者所指的象声词,乃是上述对联中的“咳”、“去”两字,然而这两个字并不是象声词。象声词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打枪的声音“乒乓”;又如水流的声音“哗啦”;此外还有“啪啪”、“轰隆隆”等等。而上述“咳”、“去”两字,一为叹词,一为动词,根本不是象声词。置疑和质疑的使用有区别3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8版《不要奢望每…  相似文献   
997.
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对于建构现代国家的作用,可以从许多方面论说。1907年7月15日秋瑾之死在当时报纸上引发的巨大反响,即是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一种。  相似文献   
998.
吴超 《军事记者》2006,(1):46-47
信息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流速加快、信息流程变短、人们接受信息的选择性更强。以向受众提供信息作为第一要务的现代媒体,其信息含量多与寡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受众认同度。这一点反映在地方报纸媒体上,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发行  相似文献   
999.
周宁 《军事记者》2006,(2):13-15
近几年,随着现代报纸的发展与繁荣,使得各家报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这种竞争,不只是反映在办报理念、报纸质量、报纸发行等方面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优秀人才的竞争上。那么,现代报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哪一类新闻人才更受报纸青睐?为此,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报纸进行了调查。新进报社采编人员工作现状近年新进入报社的采编人员,主要是高校大学生。他们应该说还是比较出色的,但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国情等不甚了解。正如《新华社每日电讯》报总编辑解国记所说:“如果说他们哪些方面不适…  相似文献   
1000.
去年底,有幸担任全军新闻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与一批军内新闻“大腕”们一起对70多名晋升高级技术职称、40多名续任高级技术职称的新闻同仁进行“会审”,从题库备用辩题到上报已发论文,再到个人准备论题,竟然没有涉及军队常态工作宣传的内容。评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报》总编辑孙晓青在总结时指出,军队新闻宣传存在4种倾向:重新闻写作轻理性思考、重大事报道轻常态宣传、重指导轻服务、重晋升努力轻续任作为。这引起评委们的共鸣。大家一致感到,重视重大典型、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报道,忽视常态工作宣传,制约和影响了军事新闻宣传与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