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拓片在中国历史悠久,作为拓片之一的碑刻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因为有了拓片的传承,原有的已经失散的石碑的内容和丰采才能为后世所仰视.笔者一直从事于外八庙所辖各处皇家寺庙石碑的保护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本文就石碑拓片的制作过程,及对原文物保护和对碑拓的妥善保存和运用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2.
回顾了浙江图书馆馆藏中文拓片回溯建库工作情况,探讨了回溯建库中的一些标准,提出了数据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范腾端是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金石部工作最久的馆员,其擅篆隶,有邓石如之风,一生以碑刻、墓志拓片编目为主要工作.关于他的生平资料非常少见,其所编之目录,亦多属集体作品.由其所编的4种金石目录《国子监碑目》《馆藏李唐墓志目》《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碑目墓志类》《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云南碑目初编》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王静 《兰台世界》2007,(8S):49-49
一、中国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所藏金石拓片概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原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的国立中央图书馆),1954年在台湾建成,起初只有自南京运送到台湾的约14万册图书。经过52年发展,目前该馆馆藏文献量已达300万册(件)以上。该馆收藏金石拓片共6462件,12462幅。其中墓志2820件,刻石2826件,  相似文献   
75.
徐国卫  李媛 《收藏》2016,(1):96-98
河南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底蕴。浩浩荡荡的洛河在这片中原地带穿流而过,沿途沉淀着伏羲与洛神神的古老传说,深扎着华夏文明发源的恨系——河洛文明,粼粼波光中隐现的则是分布在历史深处的100多位帝王指点江山的身影。厚重的人文历史让河南遍布着灿若繁星的石刻遗存,精美多彩的汉代画像石(图1)、规模宏大的佛教造像、诸体兼备的经石碑刻、数量众多的出土墓志等,  相似文献   
76.
释“忓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董大勇 《收藏界》2010,(5):78-78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希望能用好的钱币彩照,代替传统的黑白拓片,当然,作为钱币刊物,还得有好的印刷条件,否则造成失真,画虎不成反类犬。如此说并不等于否定拓片的作用,好的拓片不但能显示原尺寸,而且经行家拓出来颇有一番真品特有的韵味与神态,其实拓片也是一种情趣,  相似文献   
78.
胡海帆 《收藏》2012,(13):118-123
晚清时期,官宦士大夫阶层中收藏风气盛极一时,端方是其中取得佼佼成就者他的收藏不仅藏品门类齐备、数量众多,而且注重整理刊布,藏器目录齐全,对后世影响很大。端方及其收藏端方姓托活洛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1882年)21岁时中举,因守丧多年,28岁才入仕。初在京任职,后出任陕西巡抚、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再调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又移湖南巡  相似文献   
79.
廖静好 《收藏界》2012,(2):102-103
近年来,汉画拓片收藏投资成了一个亮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汉画拓片收藏投资是一种投资方式。然而,对于这种风险投资方式,许多人还知之甚少。那么如何作一名合格的汉画拓片收藏投资者呢?汉画拓片是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这些汉画拓片不是原石的复制品,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80.
建立功能齐备的高品质的石刻拓片数据库,必须通过书目控制对石刻文献内容信息作深层次的揭示.释读石刻文献,进而形成准确的释文,是深入分析其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传统金石目录通过题跋和录文两种体例,点面结合地对石刻文献进行考释,其中的录文体例,更是揭示石刻文献内容信息的基础.从金石目录时石刻文献内容的考释中寻求借鉴,文章就释文的方位、行款和阙疑等石刻拓片书目控制中的释文的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