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贾澎 《精武》2005,(5):38-39
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先生(1810—1890年)在其《耍拳论》中讲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论。”“耍拳”理论,是和式太极拳有别于六大太极拳流派之处的一种拳术方法理论,体现出和兆元祖师匠心独到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为太极拳修炼者指出了一条由“招熟”到“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状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2.
反擒拿妙招     
张雨泽 《精武》2005,(6):10-11
2005年4期《精武》上,我们在《“拿”贼有办法》一文中为您介绍了主动擒拿技术。该文作者针对被敌控制的情况,向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反擒拿技术,是前文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33.
一、动作形态 单鞭是传统拳术中动作招式象形化的通用式名。单鞭的动作形态是一手钩手,另一手拂面后向前挥出,犹如跨马扬鞭之势,故名单鞭。有人解释为“单鞭”是依据向后一上钩的手形如“催马加鞭”而拟其名,此说法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34.
拳照演式者金跃山老师演示此拳法时年已90岁,看来“耄耋能御众”并非太极拳专利,青城老叟亦可为之。“拳如其人”,金老师今年已逾九旬,尚拳脚如风,胜似青壮,可见此拳法的技击性、养生性。金老师功夫究竟有多深厚,请见“封面人物”一栏!  相似文献   
135.
洪家铁线拳     
沙桐 《精武》2005,(5):32-35
第五十五式 虎啸龙吟 图解:承上式。将高四平马一坐转为低桩四平马;同时两肘飞出,双掌收于肩上,掌心朝天;然后连臂左右摇摆几次,并开口合齿,发“耶、耶、耶”三声(图55)。  相似文献   
136.
《精武》2007,(6):20-22
木人桩法是本门最高级的拳术课程。据说.木人桩法是从前师傅向行将满师的弟子特意传授的拳路,该弟子离开师门以后,虽然缺少共同练习的对手,但仍可以木人桩为  相似文献   
137.
第十一式斜揽雀尾第一动左掌翻转左腕松力,左掌以小指引导,掌心翻转向上,指尖朝西北,同时右腕松力,右掌略上提,前伸至左臂旁, 掌心向下。重心仍在右脚,视线经左食指尖远视,意在左掌掌心(图 54)。 [技击用法]对方握住我左腕往回拽时,我左腕放松粘住其腕,随其拽力,掌心翻上,以小指引导转向前,对方必被我击出。  相似文献   
138.
严昭法 《武当》2007,(2):22-22
太极拳运动是以意念内含精气神,以无数圆圈组成的拳式,无论任何门派的拳架,其招招式式都内含着相似的螺旋形运转,即有的书上称缠丝劲,又叫抽丝劲,亦叫蚕丝劲。这都说明了运动的形象是圆形、弧形的,环环相扣,连绵不断。在练拳时要求全身柔和,放松,处处是螺旋,要内在意念,不形于外露,整套拳架内藏深厚的太极意蕴。  相似文献   
139.
双方交手之后,进招解招.倏忽万变,欲求战胜对方,不仅要有充实的功力,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武术前辈们常讲:“技击以功力为本,以智巧为先。”技击要诀。各门各派,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放胆、审势、得机、实发、混圆五个要诀,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0.
武当养生功     
上官少侠 《武当》2007,(9):48-48
本功法具有独特的养生长寿之功效,民间称为南功,是一种速成,自然,专炼内气的武当内功。该功法动静兼备,炼修并重,招式精简,易学易练,得气快,安全可靠无偏差,百日即可功成,速通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