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洪家铁线拳     
沙桐 《精武》2005,(4):32-35
图解:承上式。右子午马不变,将外膀手之左拳右掌收回胸前,同时合口用鼻连发“唔、唔、唔”三声,以气带手回合。随后再转左弓右箭子午马,合口鼻发“唔、唔、唔”三声,同时将左拳右掌徐徐推出(图26)。  相似文献   
162.
新军体拳     
军体拳最早是在70年代创编的格斗套路,它总结了战争年代和建国以后我军的格斗技术,进而汇编成了我军的格斗套路。1999年改编为格斗术,突出散打对抗组合技术,并注重肘膝的技术应用。整套动作以散打基本技术为基础,同时吸取了现代搏击的实用性技法。正因如此,格斗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格斗术动作难度大;二是格斗术对柔韧性要求比较高;三是格斗术训练针对性比较强,容易出现训练损伤事故。为此,解放军体育学院格斗教研室钱炳祥、刘庆华等同志结合实战,经过刻苦研究与实践,创编了新军体拳。该套路吸收了军体拳的精华,保留了部队传统的个别擒敌动作,融合了格斗中防、打、踢、击等基本技法。全套分为两段,前后8个动作各为一段,共16个动作。  相似文献   
163.
伦峰子 《武当》2006,(4):17-20
(十七)鸡扑把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右脚托上半步,上身略右转。左臂和右臂同时在胸前相抱,左臂在里,右臂再外,此时两拳变掌同时内旋,左掌擦着右尺臂迅猛劈出,右掌回抽,按与裆前(图 24)。  相似文献   
164.
人们常常说泰拳是最凶猛的格斗术,但很少有人说泰拳是最全面的格斗术。为什么人们认为泰拳不够全面?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泰拳拳法较差。第二,泰拳没有摔法。因此有人说,泰拳的成功主要依靠刻苦的训练。在战术上,它并不占优势。这种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虽然很多拳手都有自己的战术喜好,但大多数泰拳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一种战术。泰拳的这种主流战术是格斗术中非常实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5.
咏春拳起源于福建鹤拳,在现今流行的宗鹤、鸣鹤、飞鹤、痹鹤等不同种类的鹤拳中,均可看到咏春拳的特点,而且,福建就有一种“永春白鹤”功夫。咏春拳入粤后,又充分吸收了南拳(洪、刘、蔡、李、莫几派功夫)的技击精华,技术特点已自成一体,无论搏击意识还是打斗技巧,都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6.
凌召 《中华武术》2004,(2):48-51
猿猴拳是一种吸取猿猴灵敏、机智的特点,并结合武术中的踢、打、摔、拿、跳跃、翻腾等攻防技击手法创编而成的独特拳术。在演练和技击中,突出拳法的掌爪抓拿,步法中的跳跃、闪展、腾挪,以显示猿臂的轻快灵巧、变幻莫测,猿足纵跳的矫健,猿身的柔软、活便与眼疾、心神合一为表里。其动如风,其静如山,猿纵猱飞,身轻如燕。  相似文献   
167.
李同喜 《武当》2004,(9):28-30
八卦掌开宗虽晚,但于易理及传统武学反省亦深,穷究通变,托意于卦,因形取象,相生相连,极富化变机巧。又得益于道家“导引驭气”之精华,充满玄门培元炼神之妙,使人体诸脉畅通,内气充实,劲力顺达,体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最终融合大自然,返先天成其为无极之本。  相似文献   
168.
王善洪  吴兰 《精武》2005,(5):44-45
吴式太极刀传统套路的练法是面东起势,全套动作演练结束只有两分多钟。在我们编出这个套路之前,也有吴式太极拳的名家对太极刀的套路进行增改。为面南起势,演练时间为3分多,速度稍快,难以展现太极刀快慢相间的特有风格。在笔者的恩师、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太极拳家柳恩久老师的指导下,笔者参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吴式太极拳南北两派各位名人的太极刀练法和特点,完成了对吴式太极刀的增改工作,起势改为面南,全部演练时间约需3分半。  相似文献   
169.
刘紫轮 《武当》2005,(8):37-37
金丹功的修炼与人们所熟知的内丹修炼截然不同。近代所有丹书只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还虚面壁之说。而金丹三元加炼最上大成之真,妙一、三一、九炁,炼虚化炁(气),炼炁化精(玄元始三炁合化之阳精,非是淫精)、炼精化神及炼虚合道之秘则从无见说。今此说一见,读者不免感到意外,然是非邪正,功夫自会做证,明智之人一见便知。  相似文献   
170.
刘登信 《武当》2005,(8):7-9
第四节,39.单腿悬躯(参照19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