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3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教育   17547篇
科学研究   4582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584篇
综合类   807篇
文化理论   758篇
信息传播   5855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827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920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744篇
  2016年   787篇
  2015年   1137篇
  2014年   2238篇
  2013年   2299篇
  2012年   2777篇
  2011年   2575篇
  2010年   1916篇
  2009年   1841篇
  2008年   2053篇
  2007年   1656篇
  2006年   1380篇
  2005年   1532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祁卫 《新闻实践》2008,(2):36-37
在媒体竞争时代,任何媒体运作都需要创立品牌。对于电视活动来说,品牌的建立与拓展从根本上保障了频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的重大品牌活动之一,"十月的阳光"紧密围绕浙江省年度中心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强烈的时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使得主旋律大型电视文艺活动具有更深远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3.
《文化学刊》2008,(3):121-121
明庆忠在200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撰文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过去近20年中已深入人心,不仅改变了大众的思想观念,也有许多付诸实践的行动,成为了21世纪的发展战略纲领。为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4.
陈海宇 《新闻窗》2008,(3):12-13
本刊2008年第1期发表了白芳芹台长撰写的《把贵州电视台办成有实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现代电视传媒》,较全面地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本期发表的陈海宇副台长的文章和杨茂林、王琰的文章,更多地是从新闻业务的角度对去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研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贵州电视台的工作概貌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5.
86.
87.
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足以引发新间理论体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性的变动就有这样一些:一以贯之的红线是改革开放;由此贯串的是──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确认公有制的多种实现方式。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在“七一”讲话中作出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论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毫无疑问,此举将引发一系列新的巨大变动)以上所列的重大举措或重大事件,都可以涵括在改革开放这一基本…  相似文献   
88.
陈熹 《新闻前哨》2002,(7):17-18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信息是传播的材料”。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因此,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直接影响到报道的质量,受众喜好,传播效果等等。增大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信息的定义,目前我国学者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钟义信在“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中提出)。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含量,我认为是指具有事实性的显性信息和事实…  相似文献   
89.
徐蓉 《新闻前哨》2002,(10):36-37
广播传媒是生产可供传播知识和信息产品的部门,我们视其为一个系统。由投入、产出以及中间转换过程等各种因素组成。当这些构成要素发生改变时,广  相似文献   
90.
姜道明 《新闻前哨》2002,(11):43-43
一、发行主体变化迫使地市报面向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地市报的发行主要是机关单位用公款征订,有的单位成十上百份的征订,一送一大沓,单位工作人员阅读率低。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地市报的发行面临着新的压力和困难。一是党政事业单位压缩经费开支,报刊费支出大大下降。二是乡镇企业改制后,大部分走上了民营发展股份制经营的路子,非生产性开支控制较紧,报刊费用也急剧下降。三是农村组订报实行总额控制,使市州级报纸征订的大市场出现了萎缩。为此襄樊日报社适时推出了“两转”战略(即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