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杨弘道是金元之际与元好问齐名的重要诗人,<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小亨集>,并在提要中对其生平著作进行介绍.提要对其诗歌成就有中青的评价,但称其生平"窃禄苟全"有失公允;未提及<小亨集>最早编定的十卷本,有疏略之憾.  相似文献   
82.
杨孟尧 《新闻窗》2008,(6):92-93
所谓“网易式”网络新闻标题,指的是在主标题后加提要的一行题。这种标题的总字数打破了老式标题不超过25个字的常规,并且其提要形式介于提要题和副标题之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标题形式。笔者认为,这种标题是网络新闻扬弃了传统报媒编辑规范后探索出来的适合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一种新的标题样式,并有可能成为网络新闻标题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3.
笔者在本刊2006年第3期刊发过拙文《〈蒙求〉的作者究竟是那个李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疏漏一例》,文中指出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的地方说(《蒙求》作者是“唐李瀚”,有的地方又说是“晋李瀚”,互相矛盾。“这两个李瀚籍贯不同,年辈又相差甚远。最早提及《蒙求》作者的李匡义既是唐末人,那么《蒙求》的作者只能是‘唐李瀚’,而决不是‘晋李瀚’或‘晋翰林学士李瀚’。”这些笔者现在还是这样看的。但是由于当时看的资料有限,认定《蒙求》作者是唐末人,现在却应该修正了——他是盛唐人。  相似文献   
84.
《湖北电大学刊》1994,(7):43-43,17
英语阅读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特别是在学习之初,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发展阅读技巧,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好基础。英语阅读课的期末复习工作应该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展开;期末考试试题也是根据教学大纲及上述原则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85.
妈妈,帮我叠一下被子。婆婆,我想吃红烧鱼。爸爸,来陪我下一盘棋嘛……唉,我这个小皇帝又开始提要求了。没办法,谁让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孩子呢。我想,许多小朋友都和我一样,是小皇帝、小公主。不知道你  相似文献   
86.
我于196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紧接着到湖北省委党校读研究生。由于“文化大革命”和种种原因,未能从事本专业工作,但还是长期坚持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经过四十多年的反复学习和研究,结合现实的经济现象反复思考,力图从根基上找出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在马克思劳  相似文献   
87.
《晏子使楚》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不宜视同精读课文,不能花过多精力去详讲细解,但又须作必要提示。大体说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唐诗的艺术标准与中国传统的诗学相一致,以风雅为宗,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从中可以看到编撰古籍的纪晓岚关注现实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89.
《全唐诗》是一部收采最富的唐人诗歌总集,共九百卷(另有总目十二卷),收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 这部大书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夏间开始刊刻的。当时,曾在扬州天宁寺专门设立了全唐诗书局,由通政使曹寅任校阅刊刻官,侍讲彭定求、编修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庶吉士俞梅等十人任校对官,次年秋成书,历时约一年半。  相似文献   
90.
撰写提要是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优良传统。我国文献编目在与国际标准接轨中 ,把提要作为提要项保留 ,再把提要项赋予传统信息 ,是由我国文献和书目特色所定 ,也是符合我国目录传统、读者检索习惯 ,又与世界书目控制原则相吻合。当前文献编目中必须重视完善和健全提要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