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中书舍人是唐代重要秘书官员,以起草帝王诏敕为主要工作,又称为“宰相判官”,能参议表章处理政务。其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文学才能的强调上,其次是要求品行典重、才思敏捷、熟悉典制。  相似文献   
23.
1929年夏天,史图博和李化民在浙江景宁敕木山村作畲族文化调查研究。时隔83年后回访敕木山村,从饮食、服饰、建筑和民歌等四个方面来调查畲族传统文化变迁。由于政府政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畲族生活饮食和建筑等方面在向现代生活方式方向发展,而服饰和民歌等方面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危机和保护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禅林中影响最大的清规是<敕修百丈清规>.文章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孤本,结合其它佛教文献资料,探讨了该书成书情况和思想内容,分析了它的重要价值,以期为全面认识丛林生活,尤其是中国古代禅宗寺院的组织规程,提供一份独特的认识资料.  相似文献   
25.
感恩寺为明嘉靖时期由西北蒙古族鲁氏土司建修的一座汉风结构式藏传佛教寺院,寺内现存一通刻碑,详细记述了当时修建感恩寺的各项事宜。对碑文进行考释,兼及论述碑文所涉关于鲁氏修建感恩寺的缘由、鲁氏家族的汉化和宗教信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6.
世纪文化巨人姜书阁在文学、国际政治、法律、财经、教育、新闻等领域皆有重大建树和权威论著。先生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根本原因,是他对祖国的挚爱  相似文献   
27.
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起点,开始了一场现代化变革,但是这场现代化变革是在与幕末形成的“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以及“和魂洋才”一脉相承的“国家主义”口号之下进行的。因此,在经历了明治初期一场教育全盘“西方化”浪潮之后,“日本化”便很快压倒了“西洋化”。在《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地位后,与此发展相适应,日本国民教育体系在经历了从《学制令》到《教育令》。从《改正教育令》到《学校令》的发展后。终于在1890年通过《教育敕语》,为它的整个军国主义教育最终定下了基调,成为日本在战败前教育的主轴。  相似文献   
28.
北宋时期,佛道并行,寺院宫观兴建,有很多保留至今的寺庙敕额牒碑刻,仅《宋代石刻文献全编》中就收录30件寺观敕额牒。这些敕额牒除了最基本的牒文格式外,正文中还出现一些新的格式用语,如“勘会”“系帐”“存留”“翻录敕黄”“伏候指挥”等,并且以元丰改制为分界线,敕额牒格式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以颁发机构的不同分别称为中书门下牒和尚书省牒。敕额牒的颁发体现了宋代政府对寺观的管理,其宗教政策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用宗教来辅助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29.
《教育敕语》的颁布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教育敕语》的颁布到二战结束为止,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和纲领,对日本社会和国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作用.因此,弄清楚它是如何产生的、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性质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对我们了解近代日本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0.
陈琦 《文教资料》2013,(29):151-152,158
唐代制敕是皇帝根据特定的事或人发布的命令,是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等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历史价值。而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将公文种类大致分为十五种。如若不考虑发文主体,制敕在当今来讲,可以扮演决定、命令、批复、通报等角色。其与现今下行文有相似亦有差异。本文将对唐制敕与现今下行文作一个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