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4995篇
科学研究   439篇
各国文化   209篇
体育   310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128篇
信息传播   16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新闻指导性一直是我困新闻媒介的“宠儿”从领导到学,从总编到记,“加强指导性”这句话,可以说逢会必讲,必写,并且实在在地体现每个版面、每个报道中,连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报道都慨莫能外,“寓教于乐”、“寓教于知”、“寓教于服务”这类提法和要求,大家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72.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上,日本是在中国之外最重要的地方。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和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本介绍了日本研究中国历史的网站,以及这些网站的特点。由日本学开发和建设的这些研究中国历史的网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内容既有有关某个特定朝代的研究,也有社团组织就某个具体历史问题所进行的研讨。  相似文献   
73.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得以和吴道弘先生相识.2002年的金秋十月,我与一位长辈去北京出差,这位长辈是从事出版史研究的学者,因有一本新著将要付梓,想请吴道弘先生作序,就带我一同去拜访.我是出道才不久的新人,并不知道吴先生是出版界的老前辈,如果知道这些,是难免会有些紧张和拘谨的.因为事先不知道,所以就大大方方地去了,不但享用了清茶、水果,因为带了照相机,还与吴先生合了影.最意外的收获是,吴先生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的新著<书旅集>,这本书是最近才出版的,书页上还弥漫着墨香.在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吴先生还写了寄语、题了名.  相似文献   
74.
蔡颖:李老师,我想问一下您的童年时代是如何度过的,那个时候谁对您影响最大?李良荣: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农村,在浙江宁波镇海。在农村生活,我经常和一群小孩子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鱼。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可能就是我小学四年级以后的班主任,他的名字叫张资平。我的家和张老  相似文献   
75.
古人云:“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钦鸿先生就是一位固志不倦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和东南亚华文文学专家。他有计划地把两者的研究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近年来,他倾情关注的重点仍在新马华文学上。他从新马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入手,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他认为,“新马华文学  相似文献   
76.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实际是在德国产生的,它成为俾斯麦王朝道路统一普鲁士的一体两面。它在德国造成了反康德的另一面:集体价值至上,国家主义占压倒优势  相似文献   
77.
20世纪的中国文人怀乡散文中,“故乡的食物”是其永恒的主题。文人们背井离乡,漂泊异域,只能通过抒写个体生命的味觉记忆,在乡愁与食物的天然联系中,凸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梁实秋的豆汁儿,康鲁孙的豌豆黄,张晓风的酸梅汤,董桥的凉拌小菜,大多是些以俗为雅的日常吃食。文人们或说对故乡风物的一往情深,在说味与品味中,体现可贵的平民精神,在味觉与语言的关系中,把玩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8.
2004年12月24~26日,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图书馆学会发起,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长江三角洲城市图书馆发展论坛”暨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举行。江、浙、沪和来自北京、安徽等地的100多所图书馆、300多名专家、学者、会员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79.
徐忆农 《图书馆杂志》2005,24(7):67-71,53
中国古代书业书目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古代书业书目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存在形式与历史地位分别进行论述,以便引起学者重视对这种特殊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80.
谢常青 《新闻界》2005,(5):142-143
现代新闻写作向来强调背景的运用,新闻主体事实的意义昭示通常不能离开新闻背景.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其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份量要远远超出其它任何新闻文体.有学者总结,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常应包括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义.分析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多种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还要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的背景,以使置于其中的新闻事件能深刻体现出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这样才能把新闻报道的“深度”予以确切体现.可以说,妥帖恰当地运用好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