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52.
樊斌 《新闻知识》2006,(10):13-15
一、引言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我国没有出现过新闻诉讼案件。即使有新闻纠纷,也都是经过行政机关如新闻媒介的上级主管部门加以解决,或新闻单位和有关单位和个人私下解决。几十年来,我国的新闻机构基本是由机关报和国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不少新闻机构习惯于充当“工具”“喉舌”,受众也习惯于从其中找结论。如果有谁对新闻机构的报道有异议,那就说明你是敌对阶级。在强大的国家新闻宣传工具面前,个人和其他法人组织是不能提出异议和质疑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新闻机构没有摆…  相似文献   
53.
单晓颖 《新闻知识》2006,(10):55-56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新闻事业正经历巨大的变化。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大众媒体运营机制的嬗变,新闻娱乐化的大行其道等等新现象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面对纷至沓来的新变化,我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正如许多学者和资深的编辑记者所指出的,传统的新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发展现实,新闻教育有些相对滞后,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新闻事业的新要求。要使新闻教育赶上新闻事业发展的节拍,适应新闻业的发展的新需要,依笔者的拙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4.
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新媒体的时代。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成长的时候,也把一个问号抛向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借用, 共存共赢;怎样改变自己的传播理念和形态,寻找在市场上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对于像都市快报这样的新型主流都市报,这是必须正面回应的问题。而且一切反应,都需要从自发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在一次次的战术变化中,寻找战略转型的突破口。2005年11月的哈尔滨停水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对新媒体的借用与融合,在延伸传统报道的领域与技术上,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55.
浙江,是中国新闻的发源地之一。150多年前,我国最早创办的四张中文报纸之一《中外新报》,就诞生于宁波。如今,无论是报业、广播电视业还是电子传媒业的发展,浙江均居全国前列。即将出版的《浙江省新闻志》,在“总述”中对此作了翔实而又概括的记述。本刊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总述”,以便于新闻界同仁了解过去。  相似文献   
56.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57.
郝鹏 《新闻三昧》2006,(5):35-36
典型报道,可谓是我国新闻事业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它师承原苏联的“典型宣传”,融合毛泽东的典型理论思想和典型工作方法,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典型报道作为党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雷锋、焦裕禄、张海迪这些典型人物成为那一代人中不可抹去的记忆。然而,我们在回顾典型报道昔日的辉煌之时,却也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典型报道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典型报道面临的尴尬首先,典型报道这种方式已难以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2003年,广电总局“宣传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呼声”课题组对6个省…  相似文献   
58.
杨健 《新闻三昧》2006,(11):17-18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需要,是防止滥用权力、纠正不良作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企业报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能让读者感到“既有灯的光芒,又有剑的威力”。一、企业报舆论监督面临的困扰对于靠企业生存的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记者和报社领导确实感到为难。为什么?有如下原因:来自多方说情的困扰。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人员众多,生活集中,尤其是铁路企业报的记者,妻子或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在这个群体当中。当记者采写某一单位的批评稿件时,被批评的站、段得知信息后,就会迅速行动,寻找并打通…  相似文献   
59.
朱爱国 《青年记者》2006,(22):55-55
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旗帜和统领。标题对吸引读阅读新闻,进而接受新闻传播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标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而“看报看题”也渐渐成为广大读的一种习惯。这对新闻工作,尤其是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修饰好新闻的字内容,更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工夫,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60.
“谈旧中国报纸必谈《申报》,谈《申报》必谈史量才对《申报》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