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苏昆生     
苏昆生(16057—1679)清朝河南固始人,长期寓居江南。是一位卓越的昆曲清唱艺术家,被誉为“南曲为当今第一”。  相似文献   
72.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全本《长生殿》为例重点分析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昆曲唱腔中怎样更好地把其曲牌体的程式性以及特征展现给人们,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求具有较为完整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还需要水平高的表演者将其形象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3.
昆曲艺术是整个戏曲文化的一部分,同属民族音乐文化。昆曲艺术有其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又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深入开展对昆曲这门古老而深奥的艺术形式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在更广阔范围内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梳理江苏百年各地昆曲传承及其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以促进不同文化及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4.
《当代学生》2012,(Z4):70-73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首批入选"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相似文献   
75.
花千玲 《教书育人》2012,(27):111-112
昆曲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昆曲成为高雅清丽、温文尔雅的艺术形式,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的。昆曲之始祖为昆山腔,始自元代,分为两种,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作的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剧唱昆山腔。清唱昆山腔是文人用于自娱唱酬时的一种清唱方式,所采取的是乐府北曲依字声行腔的演唱方式,与当时流行的南曲有所不同。[1]魏良辅《南词引正》认为这一艺术形式为顾坚所创,如云:"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  相似文献   
76.
主持人的话     
汤显祖戏曲是我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的杰作。四百年来,汤显祖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汤显祖戏曲作为昆曲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汤学研究业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相似文献   
77.
当2011年元旦的钟声敲响,"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一百零六岁了。孔孟以及皇帝老儿们也只活了七十三、八十四,而周有光即荣登茶寿,这是上苍对他的眷顾。他是仁者,更是智者。我与周先生相识近二十年了,那时他尚"年轻",(他认为他的生命从八十一岁开始,他曾高兴地对笔者说:他九十二岁生日,一个小朋友送他的贺年片上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  相似文献   
78.
79.
很多昆曲经典曲目是瓷器创作的灵感来源,古往今来,无数创作者用瓷器这个载体表达了对昆曲的敬意。昆曲的情和雅通过瓷器的细腻、润泽、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像明代的瓷器,喜画人物故事,取历史题材或戏曲样本,其中用昆曲人物故事装饰瓷器的形式颇多,《西厢记》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幸存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两种看似互不相同,骨子里却环环相扣的艺术形式,那就是昆曲和中国绘画。息息相关昆曲是一种集中华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优秀成果之大成的舞台表演艺术,传统中国画讲究玩弄笔墨的情趣。尽管从表面上感觉两者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内涵上却紧密联系。中国画的艺术创作里必须会涉及到的意境的表达、色彩的调和、线条的舒展、构思的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