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整个社会提出的总体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少年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明辨真、善、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至关重要。因此,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少年儿童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来抓,  相似文献   
42.
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力差,烦躁、易冲动,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因一时控制不了自己而做出一些鲁莽、无知甚至违法的事;再有就是长期处于劣势的环境,使他们对就业信心不足,不少学生对未来充满疑问和困惑。要想管理好班级,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不仅需要班主任的爱心,还需要班主任的智慧。  相似文献   
43.
心理学表明,批评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策略。惩罚作为一种外部动因,使用得当,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能使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感和负疚感,把批评看作是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使用批评不当,简单粗暴的批评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益。  相似文献   
44.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价值活动,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具有正面导向作用的道德观念和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切实而有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5.
王秀萍 《科学教育》2007,13(4):76-77
学生有了过失犯了错误,通常需要批评。而批评教育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无论何人对旁人的忠言或劝告,往往难以接受,如何才能找一种正确的批评方法,使忠言不逆耳呢?我想这就是我们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课题,只有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  相似文献   
46.
活动背景 在全国上下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中,教师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本次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开展的。  相似文献   
47.
一、“心即理” 陆九渊以“心即理”命题为基础,构建了其“学为人”的道德教育与修养理论。他说:“人皆是心,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所指的“心”,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他认为有了此心,就具备了明辨是非,践履道德的能力。陆九渊所指的“理”,既指宇宙间的客观规律,又有伦理道德的涵义,是二者的统一。他进一步提出,“理”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人心所固有的结合,  相似文献   
48.
主题班会是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堡垒.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巩固道德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是班级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乃至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本人对用主题班会进行思想教育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9.
【教学目标】在情境学习中把握课文主旨,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并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视野,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让宽容的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0.
镜子可以让人清晰地看到自身的缺陷和离目标的距离,进而时刻提醒自已避害趋利、抑恶扬善;窗户可以让自己观察到他人韵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而可以监督其言行,明辨是非曲直。教育实践既像一面镜子,准确又清晰地示范出每一个教育要求,及时又有序地映照出孩子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