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熊伟 《传媒》2006,(3):27-28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2003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集团现有<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投资时报>、<文化报>、<现代健康报>、<现代少年报>、<家长报>、<武汉商报>、<武汉宣传>、<考试指南>和综合性新闻网站--汉网,形成"九报二刊一网"的媒体结构.集团资产总值达1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6亿元,年创利税6000余万元,进入"武汉纳税百强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72.
董岩  徐利 《传媒》2004,(3):20-23
2003年10月21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曾经在京城报界沉浮达8年之久的<生活时报>,这一天黯然退出了竞争的舞台.在它的终刊号上这样告白:"8年前,伴随着改革的浪潮,<生活时报>应运而生.经历了一段探索,付出一份努力,现在向读者朋友挥手说再见了.我们衷心地感谢读者朋友多年来对<生活时报>的关心支持."这一期的<生活时报>还登载了郑直(现为<北京青年报>执行主编)、张捷(现为<南方周末>编辑)、李新(现为<北京晨报>编辑)、马雄鹰(现为<北京青年报>编辑)专门写的告别文章:<生活时报的碎片>、<记得对我的好>、<爱弥留>及<生活时报的"杂拌儿汤">.面对它的终结,这些曾与<生活时报>共荣枯后来又纷纷离去的编辑记者,心绪复杂--  相似文献   
73.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性的转折,它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形成很大冲击.纸质媒体如何创新思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成为报纸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闻晨报的<互动·博客>版,将网络媒体上的记者博客"落地"到报纸版面,探索新的报网互动和与读者互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74.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是人类传播技术革命性的转折.它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形成很大冲击。纸质媒体如何创新思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成为报纸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闻晨报的《互动&#183;博客》版,将网络媒体上的记者博客“落地”到报纸版面,探索新的报网互动和与读者互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75.
都市报是反映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状态的报纸,其零售终端市场乃报纸发行争夺读者的重要战场。沈阳各都市报近年来也存激烈竞争中通过自身和外部策略的不断调整,一定时期内,各报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态势,华商传媒集团旗下《华商晨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旗下《辽沈晚报》、《时代商报》和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共同组成了沈阳都市报市场。在2008年伊始,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新一轮市场的争夺必然在这三大集团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76.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个人学习、进修、思考、探究、与人进行网络交流的好去处。博客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网络工具的变革,而是一种新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它让我在不断积累中充实自  相似文献   
77.
78.
王建 《传媒观察》2008,(6):45-47
《都市晨报》对中国语境下都市报的新闻专业主义规律和媒介市场规律的探索是否具有探讨的学术和实践意义?换言之,它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是一群热血青年不小心取得的偶然成功还是对本土媒介成长规律的反映?本文围绕《都市晨报》的经验迁移到《彭城晚报》的转型升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9.
目前,哈尔滨报业市场上的三张都市类报纸《新晚报》、《生活报》、《黑龙江晨报》,在国际新闻版面上由于受消息来源趋同化的影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读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阅读其中一张报纸后,再看另一张报纸就觉得没有必要了。这一问题若不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加以改进,很难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报纸。  相似文献   
80.
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在接受(武汉晨报)的采访时说到了大师问题。他说:”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出现大师的时代,也不需要大师。我具有大师的可能性,但我不做这个梦。幸亏没有大师,中国人要从几千年的圣人崇拜情结走出来,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共同提高,这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要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